9月最新奶价、饲料价格出炉 喷粉现象出现奶价还能坚挺下去吗?看看专家怎么说
-
2021-09-10 09:00 来源于:乳业圈
据农业农村部对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和采集点的监测,9月份第一周生鲜乳均价为4.35元/公斤,较前一周下降0.7%,同比上涨15.1%。
饲料价格方面,9月第一周全国玉米平均价格为2.95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同比上涨20.9%;全国豆粕平均价格为3.81元/公斤,较前一周上涨0.3%,同比上涨16.5%。
很明显,奶价存在波动现象,而饲料价格仍然是稳中有升。
乳业圈独家整理:2021年生鲜乳周均价变动
乳业圈整理了2021年1月以来的每周生鲜乳均价变动情况,发现:
1.2021年2月中旬即达到了2020年以来的生鲜乳均价的第一个巅峰,回想那时,市场上有两种声音:一种声音是,奶价仍会持续上涨,奶源企业将会迎来好的盈利;另外一种声音是,奶价暂时上涨,后市可能会回归理性;
2.4月-5月,奶价出现了为期一个月的小幅下跌,跌至1月初始最低奶价位置。但即便出现了下降的现象,奶价仍然维持了几年以来的高位;
3.7月,行业出现了罕见“喷粉现象,引起行业高度重视,也引起投资者的担忧。
对此,在近日现代牧业发布中期业绩报告之际的发布会上,现代牧业执行总裁兼执行董事孙玉刚对于行业、投资者关注的奶价问题进行了客观的回应。
对于7月喷粉现象,孙玉刚回应称:7月份喷粉是个别地区出现的个别现象,影响因素可能是假期学生奶需求下降以及各大养殖场对降低奶牛热应激反应的投入为市场原奶供应提供了好的支撑,“从8月来看,喷粉现象已经非常少了”。
尽管奶荒季节罕见喷粉可能是“虚惊一场”,但大宗饲料成本上涨以及未来奶价涨幅空间的局限性,依旧值得奶牛养殖业警惕。
喷粉现象引投资者担忧
喷粉是指液体的生鲜乳经过灭菌、喷雾干燥等处理,成为奶粉状态。当生鲜乳过剩时,乳企通常选择喷粉,以便于储存,减少损失。
据悉,今年7月,三大乳企及部分地方乳企均报告原奶过剩,喷粉再次现身市场,“是历史上从没有过的现象”。
在同月的第十二届中国奶业大会上,多位业内人士也反映了奶源过剩问题,并对原料奶的市场前景表示担忧。“大型乳企每天最多原奶过剩达1000吨,用来喷粉,如果持续一个月,每个企业会有5万吨左右的喷粉量。”
不少奶农也担忧原料奶市场回到2018年以前的低谷。
这种担忧背后,与我国近年来大规模兴建牧场有关。受此前奶牛存栏量持续下降、奶源紧张、需求上涨等因素影响,自2018年底起,我国奶牛养殖进入景气周期,北方地区规划了多个奶源产地。下游乳业对优质奶源的争夺也越发激烈。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曾公开表示,我国奶牛养殖行业主要面临饲料成本上涨、产能过剩、生物安全三大挑战。从供需平衡角度来看,如按2020年奶牛存栏520万头、未来5年每年进口10万-25万头奶牛计算,加上自有牛群繁殖,我国可实现原奶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5%,这意味着2-3年后可能导致奶源供过于求。预计到2022年,供给与需求量的比率将达到8.7万吨/天比8.6万吨/天,即奶源过剩。
《荷斯坦》杂志主编豆明认为,尽管国内近两年大规模新建牧场,但在进口奶源和消费需求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尚无法判断国内奶源供给是否过剩。从目前下游乳企反馈的情况来看,乳制品消费并未下降,但市场受到去年库存影响。“如果今年10月产奶量正常后依然出现喷粉现象,且乳制品消费增加不明显,就可以判断是奶源过剩。”
奶价上涨空间预期有限
来自中金公司的投资者问道:“7月以来有些乳企出现喷粉现象,但农业农村部披露的数据显示奶价在温和上涨,请问市场供需有没有发生变化?公司管理层对下半年和明年奶价有何看法?”
奶源过剩,也意味着奶价面临再次下行的风险。面对投资者的担忧,孙玉刚回应称,“7月各大乳企喷粉引起大家担忧,原因是不是原奶过剩?按照以往趋势,只要有乳企喷粉,奶价就会大幅下降,但目前这个现象我们还没看到。”
孙玉刚认为,7月份之所以出现罕见喷粉现象,主要是受暑假影响,学生奶需求下降。另一方面,国内各大养殖企业都在投入设备、设施降低奶牛夏季热应激导致的产奶量下降,或对市场原奶供应起到了好的支撑。“从8月份数据来看,喷粉已经非常少了,7月喷粉是阶段性调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牛奶产量1540万吨,同比增长7.6%。其中1月-5月,全国液态奶产量同比增长20.96%,干乳制品产量同比增长4.94%,奶粉产量下降9.06%。另据农业农村部监测,6月生鲜乳月度均价为4.27元/公斤,环比上涨0.7%,同比上涨19.3%。
从数据来看,我国原料奶主产区整体奶价依旧坚挺。今年6月至7月初,实行原料奶交易参考价制度的省份,如黑龙江、河北、山东、陕西、上海、四川等,均公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或下半年的原料奶交易指导价,环比上一季或上半年均有所上调,指导价区间在3.95元/公斤-4.89元/公斤不等,增幅区间在0.6%-4.7%。
从各业内人士的分析来看,市场行情预判出现误差的可能性很大,当前对消费增长的预期太乐观,原料奶购销市场已经出现“过剩”,但过剩量不是很大,对大企业来说很容易消化,只是担心过剩的时间会持续多久。
孙玉刚认为,上半年奶价上涨主要受供需缺口和饲料成本上涨影响,下半年是乳制品消费旺季,总体对奶价有好的市场条件支撑,但涨幅可能没有上半年高。目前,国内奶价已经突破2014年的历史最高值,“我们预计未来奶价上涨空间有限,会维持在高价伴有上下波动调整。在现有条件下,各大养殖企业都在降低成本,提升产奶量,盈利能力不会有太大影响。”
饲料价格长期依旧看涨
从已经发布中期业绩的3家上游乳企来看,大宗饲料成本上涨已成为影响奶牛养殖利润水平的主要因素,而成本上涨也带动国内原奶价格的提升。
现代牧业中期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现代牧业公斤奶成本为2.6元/公斤,同比增加0.33元/公斤,奶价增长13.4%至4.39元/公斤。孙玉刚坦言,公司奶价上涨主要受原奶供需缺口和饲料成本上涨两大因素影响。
为平抑饲料成本上涨,现代牧业调整采购策略、优化饲喂配方、加强精准饲喂管理等措施,适度平抑了部分饲料市场价格上涨的影响,同时奶价提升也基本覆盖了成本上涨影响,使公司毛利率保持在37.2%。
与现代牧业相比,饲料成本直接影响了原生态牧业的业绩表现。
上半年,原生态牧业净利润同比减少20.9%至9800万元,除汇率兑损外,受疫情影响导致的期内进口干饲料价格上涨,令其相关成本上升约13.9%。原生态牧业通过调整饲喂方式降低部分饲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
另据中国圣牧中期财报中披露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其公斤奶饲料成本约2.53元,同比上涨约26.2%。面对成本上涨,中国圣牧通过在天津建立的供应链中心进口饲料产品,降低中间环节采购成本,并通过让渡供应商付款周期、提升饲料质量等实现降本增效,同期公司毛利率为37.8%,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
除上市公司外,饲料成本上涨给私人牛场带来的影响也较为直接。有天津奶农向新京报记者反映,其8月初的饲料成本较去年上涨30%左右,相当于每头牛单日饲料成本多出10块钱。
据李胜利此前披露的数据,2020年,玉米期货价格上涨40%以上,达到10年来价格新高点。豆粕期货价格随着玉米价格上涨也存在上涨潜力。
长期来看,孙玉刚对饲料价格走势并不乐观,预判未来价格仍会高位运行并伴有震荡。他介绍,通过测算,现代牧业发现产奶量每提高10%,公斤奶成本就会下降0.1元左右,因此控制饲料成本最好的办法是提高单产。
-
恭贺:慈小贝婴童零食品牌成功签约山东潍坊王老板一名代理商
上海梵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9-07
-
0-5岁的宝宝适合吃什么零食 菇滋菇滋婴童零食系列怎么样
膳斋食品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09-06
-
婴幼儿宝宝可以吃零食吗 甄育品牌婴童零食有哪些
山东甄育食品有限公司 09-02
-
婴童零食品牌哪个好 小熊威士尼零食品牌新签山东·聊城马总
长春哆哆星商贸有限公司 08-31
-
婴童零食品牌代理什么好 菇滋菇滋零食8月喜签临沂·天津2家代理商
08-26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
大类
-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