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超多强”竞争格局下,乳企还有哪些提升空间?

国内的乳制品市场相比于国外起步较晚,1997年,在利乐包装进入中国后,常温奶才得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但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下,国内乳制品市场特别是常温奶发展迅速,目前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市场规模超过4000亿元。无论是在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费中,还是资本市场的投资中,乳制品行业都具有重要地位。

供求关系

目前,在国内的乳制品市场中,液态奶销售额收入占比超过60%,酸奶占比超过30%,余下不足5%的市场为其他细分子行业。从行业角度来看,液态奶和酸奶决定了行业的供求,其中液态奶又是主要的因素。

从整个市场规模上看,乳制品行业已经度过了高速发展期,进入了竞争格局稳定、增速较慢的成熟期。

“两超多强”竞争格局下,乳企还有哪些提升空间?

从供给端看,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后,乳企数量逐年缩减,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在2014到2018年间,奶价低迷,大批奶牛散养户及小型牧场亏损退出市场,造成奶牛存栏量开始大幅度下降,牛奶产量也经历了几年的下滑。直到2018年开始才有所好转,牧场养殖开始朝着规模化、大型化方向发展,奶牛存栏量也开始回升,牛奶产量开始缓慢增加。

在经历了几年的市场出清后,国内牛奶的供给处于紧平衡的状态,进口原奶的数量不断增加。叠加疫情后,居民对于健康和免疫力提升的看重、对于乳制品需求的增加,导致行业供给偏紧的状态持续。

“两超多强”竞争格局下,乳企还有哪些提升空间?

需求方面,近几年市场规模增长缓慢,居民对于乳制品的消费总量增长较慢,但在不同品类、不同价格的结构变化较为明显。

例如,居民消费升级,对于低温巴氏奶(鲜牛奶)的需求增加,特别是疫情后,生鲜乳需求上行明显,增长速度远快于常温奶(主要为纯牛奶)。

同时,在奶粉方面,内部产生分化,高端和超高端的奶粉产品增速远超行业水平。比如,奶粉典型企业飞鹤,近三年收入年化复合增速超过40%。

市场竞争

以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为标志,乳制品行业销售额的增速开始波动式下降,特别是2015年之后,乳制品行业增速已经降低至个位数甚至零增长。

在强整顿以及行业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乳企数量从2008年的800多家降低至500家左右,行业的集中度不断提升。蒙牛和伊利依靠在常温奶的扩张,取得行业领先的地位,市占率不断提升。2020年,两者在常温奶市场的占有率合计超过60%,在整个乳制品市场中的占有率接近50%。

“两超多强”竞争格局下,乳企还有哪些提升空间?

而除了这些全国性龙头乳企之外,也有很多依靠本地优势的地方乳企,如完达山、辉山、得益、古城、华山牧、天牧、科迪、李子园等。目前,乳业基本形成了比较成熟稳定的“两超多强”竞争格局。以提升市占率为目标,伊利、蒙牛竞争较为激烈。一段时间内,伊利、蒙牛的营销费用都居高不下,其中2019年,二者的营销费用都超过了200亿元,是影响其净利润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他大型乳企同样如此,通过大量的营销触达C端消费者,仍然是推广的重要手段。

不同国家乳制品市场结构差异较大,综合来看,地域空间越广阔、地域环境差异越大,竞争格局越分散。在当前乳制品行业竞争格局下,我国乳制品供给较为稳定,乳企竞争仍为激烈。

A股上市乳企

目前,A股中上市乳企数量较少,仅有18家,总市值为4000亿左右。市值超过100亿的企业有4家,其中伊利股份市值超过2500亿,占整个乳和乳制品行业总市值的70%以上。

在A股上市乳企中,除了妙可蓝多外,伊利、光明及新乳业主要产品均为市场空间和份额较大的液态奶。

“两超多强”竞争格局下,乳企还有哪些提升空间?

其中,光明乳业作为市占率排名前三的乳企,正通过外延式并购的方式进军全国市场。10月,光明乳业收购了青海小西牛公司60%的股权,对自身奶源、产能、市场、产品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补充。

新乳业与光明乳业类似,同样处在向全国市场进军的阶段。近些年多次入股或收购其他乳企,如寰美乳业、四川乳业、现代牧业、夏进乳业、茶饮品牌“一只酸奶牛”等。新乳业有两个较为鲜明的特点,一是股东优势,控股股东新希望集团是全国大型的农牧集团之一,不管是渠道资源,还是产业链的协同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二是目前主要进军高增长的“低温奶”领域,享受到了一定的行业发展红利,同时还通过外延并购进入其他乳制品相关产业,如现制茶饮“一只酸奶牛”等。

估值

长期以来,A股上市乳企的数量和市值占比都不大,伊利也基本算是“一枝独秀”。如果以“乳制品指数(申万)”来作为乳制品行业资本市场的辅助参考,伊利股份在指数中的权重占比一直超过70%,个别时期会达到90%。因此伊利股份的估值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乳制品指数的估值。

“两超多强”竞争格局下,乳企还有哪些提升空间?

当前乳制品指数的PE-TTM约为32x,与伊利的27x的估值差距较小。以过去十年的维度看,指数的估值处于70%左右分位点,是一个较高的估值水平。

未来的增长空间

2020年,国内人均液态奶消费量约为24kg/人/年,在饮食文化与中国较为相似的韩国、日本约为40kg/人/年。与之相比,未来国内人均液态奶消费量还有超过60%的提升空间,可以说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对于乳企而言,未来的提升空间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国内“两超多强”的乳业竞争格局较为明显,从历史情况看,当行业成本进入上升周期时,龙头企业可以依靠低成本抢占一定的市场份额,有利于提升市场占有率。

二是提价策略,长期来看,乳制品受益于消费升级。随着疫情后居民对于健康的更加重视,乳制品有望进入产量、价格双增长的阶段。

三是细分市场,如消费升级带来对低温巴氏奶的需求的明显提升,对于生育重视带来高端奶粉市场的增量等。

相关基金

虽然乳企数量少,但乳制品在消费赛道中配置的比例一直不低。在乳制品行情较好的2012-2014年,乳制品一直是消费指数中权重占比较高的行业,长期高于白酒且维持在20%以上的权重。即便近些年白酒及调味品迅速崛起,并逐渐在消费指数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乳制品也并没有过多落后,维持在15%-20%的比重。

就乳企占比较高的基金主要为消费、食品饮料类的基金。以2021Q3公布的数据看,乳制品成分股占比较高的基金有以下几个:

“两超多强”竞争格局下,乳企还有哪些提升空间?

虽然乳制品行业在这些基金中占有相对较高的比重,但从投资乳制品的角度来看,应该更详细分析如乳制品行业的细分领域,投资乳企个股的优势要更强于行业。

避免跟全国化乳企“肉搏”,区域乳企逐渐找到了破局的关键

11-15

进博会上的“本地化”声量 外资乳企持续看好中国市场加速落地

11-11

北大荒完达山、妙可蓝多、均瑶健康、雀巢、达能、恒天然、自由食品集团……中外乳企进博会“竞秀”!

11-11

进博会洞察:中外乳企增长的底部逻辑变了

11-09

伊利、认养一头牛、优氏……乳企用包装吸引年轻人

11-09

标签:乳企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