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停员工持股计划,中顺洁柔成本和竞争压力下的业绩考量

“在此背景下,激励对象对本次持股计划也由最初的充满信心,到观望,再到后来普遍参与意愿不高。”12月9日凌晨,中顺洁柔(002511.SZ)在线上公布《关于对深圳证券交易所关注函的回复》。

叫停员工持股计划,中顺洁柔成本和竞争压力下的业绩考量

12月4日,深交所就中顺洁柔叫停员工持股计划进行了关注,并发出六连问。中顺洁柔给出的理由是因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下滑,融资成本提高等因素,影响激励对象的信心。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增长12.95%,但是净利润同比下降27.88%。同时,受员工持股计划的影响,公司股价一度攀升至最高35.10元/股,但随后便一路下跌。截至12月10日收盘,股价为17.12元/股。

即使如此,中顺洁柔在投资者交流平台仍宣布,不排除未来12个月内推出新的员工持股计划。至于公司缘何对此情有独钟及未来产能释放如何应对市场竞争,记者多次联系公司新任董秘张海军未果,采访函亦未收到回复。

员工持股计划遭问询

这已经不是深交所第一次问询中顺洁柔推出的员工持股计划。

5月10日,中顺洁柔发布公告称,实际控制人邓颖忠提出“兜底式”增持倡议,凡是在5月10日至5月31日净买入公司股票(不低于1000股),且连续持有至2022年5月30日并在职的员工,若产生亏损由邓颖忠补偿,若产生收益则归员工所有。

就在增持倡议发出的第二天,中顺洁柔盘中一度接近涨停,当日收盘股价上涨7.12%。但在5月13日,深交所就向中顺洁柔发来关注函,要求公司说明对倡议人补偿能力、补偿保障措施的具体核查情况等问题。

按照中顺洁柔的回复,“倡议人邓颖忠先生是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并具备足够的经济实力,具备以自有资金履行承诺的能力”。

随后,5月21日,中顺洁柔披露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显示,其拟为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骨干人员等不超过200人,推出上限为2亿元的股权激励计划

按照12月9日中顺洁柔的公告,在此期间(5月10日至5月31日),共有282位员工通过深圳证券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股票,累计净买入公司股票数量为1208700股,增持均价为33.04元/股。

6月2日,中顺洁柔的股价攀升至最高35.10元/股,此后便开始了一路下滑,最低为15.05元/股。截至12月9日,虽然股价上涨5.60%,但是相对于最高价仍是被“腰斩”。

“员工持股不应该作为一种提振股市信心的手段,特别不适合由大股东或高管提出。”长期关注投资的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表示,如果大股东和高管能够尽职尽责、做出良好业绩,市场会给予其合理的估值,或者大股东或高管可以自行增持,但鼓动风险承受能力弱的员工增持、来试图提振市场信心,既不负责任、也不合常理。

6个月之后,在11月30日,中顺洁柔发布公告称将终止本次员工持股计划。公司解释,“鉴于目前相关融资政策发生变化及市场原因,导致继续推进员工持股计划的难度较大。”

叫停员工持股计划,中顺洁柔成本和竞争压力下的业绩考量

至于“融资政策发生变化及市场原因”,中顺洁柔在给深交所的回复中明确定义为:持股计划优先级份额融资成本提高,员工参与意愿减弱,导致持股计划未能成立。

中顺洁柔强调,随着公司先后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业绩未达预期。数据显示,其半年度、前三季度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0.06%、27.88%。因此“优先级委托人对本次持股计划优先份额的收益预期不断调低,加上融资利率上涨,其融资成本提高,双方的协商更加艰难。”

就此,沈萌评价说,作为提振市场信心的计划,如果存在较明显的利益落差,会得不偿失,所以实际上取消的原因就在于该计划不是为了真的对员工进行奖励,只是为了做给市场看,因此当二级市场价格出现较大波动后,选择取消是最好选择。

记者注意到,在公司推出员工持股计划期间,公司董事、副总裁刘金锋因个人资金需求,于6月29日减持公司股份约60万股。此外,包括一些机构都出现减持卖出,其中社保基金和知名基金经理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精选成长基金消失在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至于是否对公司未来发展没有信心,中顺洁柔在对深交所的关注函回复中,强调刘金锋的减持行为不属于敏感期减持,不存在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交易的情形。

成本和竞争压力下的业绩考量

据中顺洁柔财报,2021年前三季度,中顺洁柔出现自2015年以来,同期盈利数据首次下滑,净利润回落至2019年同期水平。而在疫情严重的2020年,中顺洁柔仍实现营收78.50亿元,净利润为9.05亿元。

至于公司今年前三季度业绩下滑的原因,其在公告中表述为“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行业竞争加剧导致销售费用上涨等因素”。

三季报显示,营业成本总额57.29亿元,同比去年上涨20.48%。“纸浆是公司生产的主要原材料,纸浆占公司生产成本的比重约40%-60%,浆价的波动将显著影响公司成本从而使利润波动。”此前,中顺洁柔董秘在投资者平台解释称。

记者注意到,随着2020年底国际木浆期、现货价格的持续上涨,高成本已经传到了纸巾龙头企业。今年以来,金红叶纸业、维达与中顺洁柔相继发布涨价通知。但对专注于生活用纸的中顺洁柔而言,虽近两年推出了女性用品如棉柔巾、朵蕾蜜等,但仍面临巨大考验。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42.48亿元,其中生活用纸为40.83亿元,占比高达96.12%。

叫停员工持股计划,中顺洁柔成本和竞争压力下的业绩考量

虽然生活用纸受纸浆成本的影响涨价,但近日记者在成都多个大型超市采购生活用纸发现,各大品牌之间的价格战仍非常激烈。其中恒安集团旗下的心相印,中顺洁柔旗下的FACE等,无论是卷纸还是抽纸,都在进行促销。

“以前作为零售终端,生活用纸的毛利率有40%左右,现在远没有这么高了。”一位终端零售商告诉记者,现在生活用纸品牌太多了,竞争激烈,维达、洁柔、清风、心相印,加上欣雅、百洁等小品牌,一方面在大型商场品牌促销力度大,另一方面消费者通过“双11”“双12”都在线上采购,因此零售终端动销很难。

对于中顺洁柔业绩下滑,海通证券研究员郭庆龙认为,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叠加运费增长。今年第三季度国内针叶浆平均价格为6229.34元/吨,同比增长36%。二是品类结构变化。2020 年公司针对疫情推出口罩、消毒湿巾、消毒洗手液等产品,带动毛利增长,随着疫情防控成效渐佳,口罩红利逐渐消失,公司品类回归原本结构,毛利增长点消减。三是终端竞争加剧。根据纸视界搜狐号,2021 年1-8 月国内生活用纸累计新增产能共计178.2万吨,累计新增的产能已超过2020 年全年新增总产能,产能过剩加剧行业的终端竞争,对企业盈利能力产生挤出效应。

叫停员工持股计划,中顺洁柔成本和竞争压力下的业绩考量

为了减少纸浆成本的影响,中顺洁柔现有六大生产基地,分别是:唐山厂、浙江厂、湖北厂、云浮厂、江门厂、成都厂。“公司产能不足部分,会在市场上寻找OEM代工厂弥补产能缺口”。

在今年1月,中顺洁柔发布公告,为进一步扩大产能,公司拟在江苏宿迁建设年产40万吨的高档生活用纸项目,计划项目总投资25.5亿元。

“产能方面,公司正逐步布局全国性产能,以每年约10 万吨的速度稳步扩张,2022 年产能或将跃升至行业第三,但仍具上升空间。”申港证券研究员曹旭特表示。

此外,中顺洁柔今年人事动荡不停。自3月以来,除了董事会换届外,中顺洁柔的总裁邓冠彪、副总裁叶龙方、董事岳勇、董事戴振吉、董秘周启超等6位董监高均主动离职。新组建的班底中,新任董事长兼总裁刘鹏先后在兴业银行分行担任行长职务,新任副总裁李肇锦曾任职金红叶纸业集团,新任副总裁邓雯曦女士曾任职恒安国际。

“董监高集中离职,一般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实际控制人变化、自己委派的代表退出;另外一种可能是为了自身利益、选择离职,比如不再受减持约束或是掌握经营业绩不佳。董监高集中离职会对日常经营的稳定性及长期发展的持续性形成负面影响。”沈萌评价说。

就此,东吴证券表示,公司在2021年处于调整阶段,预计 2021年第四季度扰动因素将逐步消退,行业需求及成本端有望逐步修复。从公司内部来看,随着新管理团队逐渐磨合成熟,内部管理效率有望提升。

婴幼儿食品行业快讯:伊利股权激励方案获股东大会通过........

09-30

晨光乳业平远2000头奶源基地开工 总投资逾1亿

行业快讯 01-22

深耕社区零食市场,零食女孩获联创资本数千万元A轮融资

婴童零食,儿童零食,零食 01-22

儿童玩具“打擦边球”?错误的诱导性教育,危害家长不可忽视

儿童玩具 01-19

甘肃省市场监管局关于“生鲜奶”存在安全风险的消费警示

食品安全 01-19

标签:行业快讯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