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蚊”增长放缓,润本加码“母婴”第二曲线

又一母婴品牌要上市了。近日,知名驱蚊品牌润本生物递交了招股书,拟在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一旦成功上市,润本将成为继“蚊香第一股”朝云集团之后,第二家上市的驱蚊赛道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在驱蚊业务增长逐渐放缓的当下,润本的婴童护理业务比重却在逐步攀升,发展成润本主力业务的趋势明显。

冲刺“蚊香第二股”,增速却在放缓,婴童护理能否扛起润本的增长大旗?

01

供应链、营销、渠道一样不落

润本生物成立于2006年,在“大品牌、小品类”的战略指导下,旗下现已拥有驱蚊产品、婴童护理产品、精油产品三大核心产品系列,覆盖居家生活、出游踏青、四季护肤、沐浴清洁等应用场景。

“驱蚊”增长放缓,润本加码“母婴”第二曲线

其中,驱蚊系列产品包括电热蚊香液+蓝牙智能加热器套装以及驱蚊喷雾系列;婴童护理系列产品包括婴儿舒缓霜、植物润唇膏、婴儿紫草护肤油、儿童保湿面膜、润本叮叮舒缓棒、婴儿手口湿巾以及卫生湿巾;精油系列产品则包括植物精油贴、植物精油香圈、啪啪手环以及香茅香薰盒。

在供应链上,润本以自产为主外购为辅,与上游大型原料商合作密切。招股书提到,公司自产比例较高,当前拥有黄埔、义乌两家工厂,其中婴童护理系列产品自产比例超90%。

此外,在农药原药、溶剂、功能性辅料等原材料采购上,润本与罗伯特、德之馨、扬农化工、道达尔、默克等国内外知名原料企业合作。例如,蚊香液核心用料来源于扬农化工、道达尔等原料厂商;紫草舒缓膏产品选取德之馨舒缓原料 Symcalmin、Symrelief;精油系列产品选用法国罗伯特精油。

在营销,由于润本的产品关键词多为“安全”、“舒缓”、“温和”、“无刺激”等。因此,其在营销上并没有选择流量明星进行代言,而是牵手丁香医生,通过后者所代表的专业、安全、靠谱做有力的背书。

渠道上,润本早早就抓住线上渠道红利,于2010年开设天猫旗舰店,如今已覆盖天猫、京东、抖音、唯品会、拼多多等电商平台。2019-2021 年,润本线上渠道占比分别为 74.77%、78.73%和77.72%。根据资料,润本品牌在天猫平台的蚊香液销售额占比分别达到17.14%、16.42%、18.32%,连续三年排名第一。

在这种情况下,润本取得可观的发展。2019年-2021年,润本股份的收入规模及利润持续增长,实现营收由2.79亿元增长至5.8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4.54%;相对应的归母净利润则由3567.18万元增长至1.2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3.91%。

然而,问题也恰恰在这里,润本正处于业绩高增长期的尾端。

02

增速放缓,润本的隐忧

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润本营收分别为2.73亿元、4.39亿元、5.75 亿元,近两年营收增速分别为58.78%、31.3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6、0.95、1.21 亿元,增速为163.89%、27.37%,可见增速已明显放缓。

“驱蚊”增长放缓,润本加码“母婴”第二曲线

“驱蚊”增长放缓,润本加码“母婴”第二曲线

值得注意的是,与“蚊香第一股”朝云集团相比,润本的营收体量并不算大。根据财报,朝云集团2019-2021年营收分别为13.83亿、17.02亿和17.69亿元,远高于润本。

还未上市,与同行相比规模也不算大,却早早按下“暂停键”,润本究竟怎么了?

润本增速放缓,与其选择以驱蚊为核心赛道有很大的关系。

驱蚊产品具有季节消费属性特征,尤其驱蚊系列产品用于夏秋季的驱蚊防蚊用途,因此第二三季度营收占比较高。招股书显示,近三年内Q2营收占比分别为 47.12%、49.87%和 45.66%,Q3营收占比分别为28.29%、28.80%和28.41%。Q1作为淡季,收入占比仅10%左右。

“驱蚊”增长放缓,润本加码“母婴”第二曲线

除了季节性特征带来销售额的局限,行业市场增速趋于稳定对于润本而言也是一个不利信号。

据相关数据,中国驱蚊杀虫市场整体零售额从2015年的62.09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84.34亿元,预计2024年市场零售额将达到120.06亿元。这也说明,以驱蚊类产品为主的润本,未来业绩增长的空间有限。

再者,线上渠道占比75%以上,这说明润本的营收高度依赖线上。在电商渠道流量爆发的环境下,这无疑是极大的优势。但随着流量红利消失,线上的流量显然不够用了,获客成本也随之增加。

截至2021年底,阿里(国内)、拼多多、京东的年活跃用户数分别为9.79亿、8.69亿、5.7亿。各大电商平台的年活跃用户数,已逼近中国的11亿网民。

从招股书可见,润本近三年来的销售费用率始终保持在20%以上,远高于研发费用率。

欧洲管理大师查尔斯·汉迪曾在他的名著《第二曲线》中提到,企业若要持续发展,就必须在“第一曲线”的高峰,开辟一条新的业务道路,打造自己的“第二曲线”。

如今,润本走到这一步了。润本在招股书中承认,公司集中资源打造“润本”品牌,获得大量消费者,但单一品牌不利于公司未来向不同行业、不同消费层次的顾客进行横向、纵向延伸,公司需进一步搭建品牌矩阵;极端寒冷天气情况下,消费者对驱蚊系列产品的需求将下降,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带来影响。

扩大婴童护理产品,进而抬高增长天花板,正在成为润本的破局思路。

03

加码母婴,润本发展“第二条曲线”

国金证券研究所分析,润本的母婴定位清晰,升级为主线,契合用户需求差异化竞争规模效应+结构升级。

据资料,在婴儿舒缓霜、护肤油的基础上,润本推出了儿童保湿面膜、润本叮叮舒缓棒、润本叮叮舒缓走珠冰露、婴儿手口湿巾以及卫生湿巾等。国金证券研究所指出,在润本婴童护理系列,毛利率较高的紫草修护膏、润唇膏、皴裂膏等产品销售占比提升,且 2020 年以来及时推出高毛利的消毒卫生湿巾。

从营收数据亦可看出,润本有意增加母婴产品的占比。2019年-2021年,婴童护理营收分别为0.85亿元、1.44亿元、2.17 亿元,增速为68.78%、50.75%。这三年占比总收入分别为30.58%、32.47%和37.24%,2021年其营收体量已与驱蚊产品相当。

京东官方数据显示,2020至2021年,润本京东自营官方旗舰店销售额在京东618活动月中连续两年名列母婴用品之洗护用品品牌前二。

对于润本而言,加码母婴,将带来更多增长可能性。相较驱蚊市场规模的趋于稳定,母婴市场仍在加速发展。据相关数据,2015-2021年母婴行业规模稳健增长,2020年受疫情影响增速放缓,但2021年已稳步恢复,零售端市场规模超过300亿元。

04

润本的困境和挑战

不过,润本要面临的挑战也不少。

多年来产品业务单一、高度依赖大单品,说明润本面临着产品创新不足的困境,而这和其在研发上的轻视有着一定联系。

招股书显示,润本拥有有效专利57项,其中5项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和46项外观专利。2019-2021年,润本投入的研发费用分别为781.39万元、1071.26万元、1360.16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从2.80%下滑至2.34%。

当日化巨头在研发投入上不断“内卷”,开实验室、寻找创新点时,润本却在研发上减速。

此外,线下渠道的“短板”也需补上。招股书显示,润本生物股份计划募集资金9.03亿元,将用于黄埔工厂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信息系统升级建设项目、渠道建设与品牌推广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润本生物在招股书中指出,线下渠道是其未来布局的重点,包括不断建设社区团购等线下销售渠道,与全国知名连锁商超、便利店、百货商店建立合作关系等。

问题是,在婴童护理领域,已有国际品牌贝亲、强生,国内品牌上海上美的“红色小象”、上海家化的“启初”等品牌,强敌林立。早在2019年,就有数据显示贝亲与15万线下母婴门店达成直供合作;今年,红色小象线下渠道占比达50%,形成线上线下均衡运作的销售格局;启初更是背靠日化巨头上海家化,在线下渠道的优势毋庸置疑。

未来,润本能否在加码母婴的路上走向康庄大道,仍有较多不确定性。产品的研发创新、渠道的均衡开拓,将成为润本的增长钥匙。

夏日炎炎驱蚊产品火热招商 嗳知希安全温和驱蚊呵护宝宝

江西德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6-11

这家婴童洗护品牌冲击IPO在即!去年营收5.82亿,近四成收入来自驱蚊产品

06-02

宝宝驱蚊产品怎么选 奇花异草效果好 植物成分更放心

江西众腾药业有限公司 05-26

夏季防蚊驱蚊怎么办 吉吉王国驱蚊产品长效温和驱蚊

江西纵康药业有限公司 05-19

哪种驱蚊产品效果好 春田制药无添加 更安全

连云港奓品季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05-19

标签:驱蚊产品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