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食品】蓝海潮起,暗流涌动

随着健康意识提升、消费升级及家长对儿童饮食的重视,令儿童食品市场生机勃勃,儿童零食已然成为一个有着很大商机的细分赛道,成为大零食行业下的超级蓝海市场。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0-14岁人口为2.5338亿人,占人口总数的17.95%。

而《儿童零食市场调查白皮书》显示,目前我国儿童零食市场规模约为休闲零食市场规模的1/10,预测2019-2023年间,儿童零食市场将以10-15%的复合年增长率稳定增长,市场预期超6000亿元,充当休闲食品市场新的发力点。

在有2.5亿“吞金兽”的庞大消费市场中,不仅吸引了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零食巨头强势入场,还有一众新晋品牌对此市场虎视眈眈,市场硝烟已然弥漫。
零食巨头重点布局

得益于80、90后父母普遍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在养娃过程中“精细化”意识不断提升,家庭支出中儿童部分水涨船高。

儿童食品作为一个庞大的细分赛道,零食巨头们是不会缺席的。

早在2020年5~6月份,随着良品铺子推出儿童零食子品牌“良品小食仙”,百草味推出“童安安小朋友”系列产品,三只松鼠在天猫开设子品牌“小鹿蓝蓝”旗舰店,来伊份推出“伊仔儿童零食系列”产品等,这就意味着儿童零食的竞争早已打响。

两年时间过去,这些企业的儿童食品业绩也可圈可点。

良品铺子年报数据显示,良品铺子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93.24亿元,同比增长18.11%。报告期内,良品铺子的儿童零食品牌“良品小食仙”全渠道终端销售额为4.17亿元,同比增长41.17%,营收增速高于主业;儿童零食品牌中的健康营养棒棒(糖)系列终端销售额达到1.28亿元。

“公司依靠差异化的产品创新,重塑儿童零食品类心智,儿童零食系列受到了市场认可。”良品铺子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在2021年推出了28款儿童零食新产品,销售占比35.17%。

而三只松鼠2021年财报显示,其子品牌小鹿蓝蓝报告期内全渠道销售额超5.5亿元,去年下半年度实现月均销售额破5000万元。去年双十一期间全渠道销售额超4000万元,同比增长超100%夺得宝宝零食全网销量第一。

截至目前,小鹿蓝蓝已打造山楂棒、香香米饼、鳕鱼肠、鲜虾片、冻干奶酪块等10余款千万级宝宝零食细分类目TOP1单品。

“作为新品牌,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小鹿蓝蓝首先是选对了细分赛道,在高速增长的儿童零食赛道里,专注于开发专业的宝宝零食,可以说是宝宝零食品类的开创者,这使得消费者会将宝宝零食和小鹿蓝蓝这个品牌紧密地联系起来。”三只松鼠方面表示。

很显然,儿童零食市场正在形成前景广阔的新蓝海。与此同时,资本市场也闻香而动,一大批新晋品牌涌出。2021年上半年,奶酪博士、小黄象、秋田满满等儿童零食品牌相继获得投资机构青睐。据公开信息统计显示,仅2021年下半年,儿童零食品牌融资事件达14起,多个品牌年内斩获多笔融资,其中窝小芽、哆喵喵完成3轮融资,果蔬天团、米小芽完成2轮融资,窝小芽最新一轮融资达到亿元人民币。

有业内人士表示,近几年儿童零食市场不论是在消费额、消费人数还是在品牌数量上均呈现持续走高态势,实现了消费侧和供给侧的双向增长。

因此,资本持续加注儿童零食赛道,与行业的增长逻辑及巨大的市场潜力不无关系。“婴童食品相对于整个零食或者食品领域来说,毛利率相对较高,且人群特殊,品牌诚度比较高,也因此,新零售企业或平台也想涉入婴童食品行业。”上述业内人士指出。

蓝海已显,隐患犹存

市场升温后,儿童食品赛道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问题也接踵而至。

首先,整个市场呈现出“鱼龙混杂”的竞争乱象。据《中国食品报》报道,受“爆款产品是财富密码”驱动,市面上产品“千篇一律”。

报道称,“进入赛道的品牌数量不断增多,但产品品质却参差不齐。有很多新冒出的消费品品牌几乎都是采用轻资产的代工模式,不少品牌打着‘婴幼儿’旗号,其实很多产品却并无婴幼儿食品生产资质。同时,有小作坊仿制大品牌的‘三无产品’混入市场销售,拉低了消费者的品牌信任,‘品牌侵权’对企业仍是一大考验。”

比如一些商家为了利益,打着儿童零食的旗号,在市场上用成倍的价格完成对消费者的收割。而儿童食品的使用对象是非常特殊的,在原料、品质、加工流程等各方面都应该有严格的标准,这就导致儿童食品市场极度不规范。

据湖北经视报道,记者在商场的一款儿童酱油上看到,产品配料为水、大豆、小麦、食用盐等,与普通酱油并无不同,甚至钠含量比普通酱油还高,一瓶23.9元的价格,比普通酱油高出近5倍。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的胡博士接受湖北经视的采访指出,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儿童食品”并非食品分类,而是针对儿童营销的食品。其火爆背后,是儿童市场的溢价高和好挣钱。与其说这些食品有益于孩子饮食健康,不如说这是一种营销策略。

其次,由于越来越多的玩家进场,标准缺失、产品同质化、供应链短板问题也暴露得愈发严重。

事实上,相较其他消费品领域,我国儿童零食行业尚处于较早的起步阶段,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存在产品没有明确的适用标准、生产环节存有安全隐患、预包装使用不规范、儿童零食添加剂量不低等多方面问题。

目前国内具备标准的优质供应链并不是那么多,绝大多数的儿童零食品牌依然采取的是代加工模式。尤其是对于很多“跨界”布局到儿童零食赛道的品牌,很多时候都会沿用原有代工厂的生产线,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食品的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儿童零食和成人零食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分界线,而市场上很多的儿童零食产品都是按成人零食标准生产。

虽然2020年国内首个《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团体标准出炉,《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再次修订发布,同批通审的儿童食品相关团体标准《“食育加佳”认证通则》《儿童糖果巧克力通用要求》也同日发布,儿童零食品类标准得到进一步细分,但是这并非强制标准。

“目前行业只有儿童零食通用要求这一团体标准,这并非强制性标准,也有很多儿童零食产品生产遵循的是企业标准。”有食品企业人士告诉食评方。

近日发布的《2022儿童食品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其所评测的儿童零食类目包含溶豆、儿童小馒头、儿童虾片、磨牙棒、海苔夹心脆等400多款产品,仅有“卡通形象”而未标注“适用年龄”的儿童零食产品占比83%,与普通食品执行标准一样的儿童零食占比93.4%。《报告》还对市售16款儿童虾片进行评测,整理其执行标准及产品食用说明发现,37.5%的产品执行企业标准,56.1%的产品执行国标,执行儿童零食通用要求的仅6.3%。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认为,作为食品行业细分领域,目前产业端想突出儿童零食的概念,但消费者对这一概念还没完全认可。这和品牌多采用代工模式有关,但更重要的则是因为行业国标的缺失。国标出台后,儿童零食行业才会有强制性要求和门槛,也才会更好保护消费者,这是行业发展的关键。

另外,从本质来讲,儿童零食生意并不好做,不仅要针对儿童推出健康又营养的产品,还要满足家长们的核心诉求。

良品铺子儿童零食负责人表示,儿童零食的客群对产品营养、品质、功能的要求跟一般零食不一样,这对公司的产品规划能力有极大挑战。需要企业满足一大类人群,去识别客群、选择产品、判断市场,并拿出行之有效地解决方案。

三只松鼠方面也认为,“目前整个儿童零食赛道经过前期的快速发展,已经进入平稳发展的阶段,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

在总结了最近五年整个行业发展的趋势,以及快消品的用户画像,发现消费者对于儿童零食的关注点有以下几点:第一是产业链的完整度,第二是食品安全的保障,第三是品质的稳定性,第四是品牌的调性,第五是服务体系的完善,第六是客户粘性的持续维稳,第七是整个场景的持续创新。

宝宝零辅食该怎么选择 妙奇儿童零食助力宝宝健康成长

河北班奇奇食品有限公司 07-23

恭贺:广东东莞曾老板成功代理奥必高营养零食

汕头奥必高营养科技有限公司 07-21

婴幼儿辅食市场前景广阔 宝宝馋了休闲零食健康美味助力宝宝成长

舟山馋文化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07-20

儿童零食怎么吃更健康?

07-20

宝宝零辅食如何选择 咿咿吖休闲零食好不好

天津市梓伊商贸有限公司 07-19

标签:零食 儿童零食 婴童零食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