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乳业上市即巅峰,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阳光乳业(SZ001318)在股市最“阳光”的日子,只持续了9个交易日。

这家来自江西的老字号牛奶企业在A股市场因9个连续涨停被关注,但4个月后,阳光乳业股价被打回原形。截至9月29日收盘价为15.13元,与最高点的32元相比已经腰斩。

阳光乳业是江西老牌乳企,产业涵盖乳制品、乳饮料的研发、生产、奶畜养殖、科研开发和市场销售,拥有“阳光”和“天天阳光”两大核心品牌。这家公司主营产品包括鲜奶系列、酸奶系列、乳饮料系列、功能性乳品系列等多个品种,其中低温鲜奶为它的主要产品。

纵观中国其他二三线市场,似乎任何一个省会城市都有这么一个“阳光乳业”。例如广州的燕塘乳业、兰州的庄园牧场,以及曾经上市的辉山乳业;还有从神坛陨落的麦趣尔,以“小白奶”爆红却陷入拖欠款项纠纷的科迪乳业以及IPO冲刺5年仍未放弃的四川菊乐股份。

这些营收规模不大,发展相对稳定,但在当地小有名气,丰厚的利润也足以支撑其小步前进。但它们的故事似乎都按照类似的剧本在上演——上市即巅峰,暴涨之后业绩不及预期进而暴跌;抑或成为网红之后出现管理或食品安全问题而一蹶不振。

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上市后,区域奶企的成长性不足以让市场兴奋

和外来者竞争对手相比,区域乳企有自身小而美的优势。

阳光乳业在2022年半年报中写到,结合该公司建立的销售渠道、冷链运输体系,以及公司作为本土企业、本地化生产的地缘优势,公司制定了差异化的产品策略,以低温乳制品、低温乳饮料等“低温、保鲜”产品作为主打产品,避免了与伊利股份、蒙牛乳业等以常温奶为主的大型乳企在产品上的直接正面竞争。

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天天阳光的牛初乳、透明袋装纯牛奶、水蜜桃口味低温酸牛奶等产品被“吹爆”,也有用户在测评中把阳光乳业的牛奶与蒙牛每日鲜语、光明优倍鲜奶等产品对比,意欲凸显阳光乳业低温产品的本地化优势,例如保质期只有7天的高钙浓缩巴氏奶,蛋白质可达到4.2克,价格和外来鲜奶相比仍有一定优势。

地方乳业上市即巅峰,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但阳光乳业在今年5月走向资本市场后,它的业绩也被放置于聚光灯下。

上市前的2019年至2021年,阳光乳业营收分别为5.43亿元、5.23亿元、6.31亿元,净利润依次为1.04亿元、1.05亿元、1.36亿元。

和许多小型乳企“上市即巅峰”一样,阳光乳业上市首份半年报就遭遇了滑铁卢——上半年营收2.71亿元,同比减少6.61%,净利润5566万元,同比减少7.72%,与此同时,阳关乳业所有品类的毛利率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财报给出的原因是,阳光乳业受2022年3月下旬至5月中旬江西省疫情影响,南昌市及部分地市学校停课住宅小区限进社会面人员流动受限,送奶上户销售渠道受到比较大的影响,3月至5月阳光乳业销售收入和销量下降幅度较大,净利润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市场相对集中,原本作为抗风险的优势在疫情袭来时也会变成劣势。

此外,异地市场拓展得不顺利,也让阳光乳业整个扩张路径雪上加霜。

2019年,阳光乳业与安徽华好商贸有限公司、南昌合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安徽华好阳光乳业有限公司,进入安徽市场。2021年,安徽阳光实现销售收入1551.74万元,净利润-641.58万元。今年上半年,安徽阳光实现总营业收入860.27万元,净利润-373.79万元。另外,阳光乳业位于福建的子公司澳新阳光乳业尚未经营。

为了打破大本营萎靡、外拓不顺的境地,这些乳企都选择了走向资本市场,寻求资金。这也是中国小型传统乳企普遍面临的现状,在承受伊利、蒙牛、新希望这类全国性乳企的竞争之外,区域乳企的退路更窄。于是,近年来诸多地方乳企纷纷上市。

但上市容易,风险不小。很多地方乳企在管理和操作上存在着漏洞,登陆资本市场并不能直接帮助他们修补短板。

例如,好不容易通过网红之路出圈,却又因食品安全丙二醇事件震惊乳业圈的麦趣尔(SZ:002719) 已经无路可退。今年6月,因纯牛奶被检出违禁添加物丙二醇,麦趣尔将面临约7315万元的罚款,这样的处罚对于麦趣尔是致命打击,退货导致其上半年净亏损1.75亿元,这意味着麦趣尔直接亏掉了过去9年利润之和。

如果没有这次食品安全事件,麦趣尔甚至可以说是从新疆成功拼杀出来到全国的网红牛奶品牌,借助直播、社交平台分享等方式,麦趣尔在过去两年连续霸榜天猫乳品销售榜单,直到现在骤然跌落,全网下架。

另一个同样出爆品的品牌来自河南科迪乳业。

因其在2016年底开发的一款透明包装的牛奶产品“小白奶”,直接让科迪乳业2017年的营业额达到10.3亿元,这也是科迪乳业上市以来的最好业绩。但此后科迪乳业因拖欠奶农奶款和员工工资陷入业绩造假事件中,到2021年科迪乳业营收滑落至5.9亿元,今年5月,科迪乳业被深交所终止上市。

而这种漏洞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旦摔倒,这些区域乳企往往很难再爬起来。
乳业专家宋亮告诉界面新闻,毫无疑问,麦趣尔业绩被拖垮已是既定事实,在现阶段牛奶竞争惨烈的市场环境中,麦趣尔出现食品安全事件肯定是致命打击,即便两三年后恢复过来,市场上也可能已没有麦趣尔的位置。

上市不是终点,创新才是

理论上,中国的牛奶市场,尤其是低温牛奶市场足够分散,给区域企业留了一定的喘息空间。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曾在行业论坛上预计,未来国内低温鲜奶品类会按照每年10%到15%的增速发展,到2025年产量将达到1000万吨。

但低温乳制品的创新缓慢且难出爆款,特别是正在刚需化的低温鲜奶,长久以来处在高损耗、低毛利、原奶价格敏感的境地,区域企业很难在这一品类施展拳脚,为此需要借助资本向外扩张。

虽然同业者上市后并非都是理想状态,但是仍有地方乳企急迫地冲向资本市场。
四川菊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菊乐股份”)已为此苦等五年。该企业自2017年就开始冲刺IPO,至今已经4更招股书,仍未成功IPO。

如此迫切上市的菊乐股份在伊利、蒙牛、光明均发力的四川市场成长起来,并在本地乳企新希望、天友夹击下靠着含乳饮料“酸乐奶”这一大单品把营收规模做到了14亿元。它主打的酸乐奶,也是菊乐股份差异化的竞争单品。

眼下,菊乐希望通过资本市场的力量进一步完成全国的布局。这家公司在2020年收购黑龙江惠丰乳品55%股权购开始走出四川市场,同时在核心业务含乳饮料之外,布局酸奶、鲜奶和常温奶业务。

但同样,它也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走出本地,意味着重新进入强敌环伺的竞争生态圈,如果没有自有牧场、在当地的品牌知名度等优势,很难有把大本营既有优势复制过去。

此外,2020年下半年以来,生牛乳价格不断创新高。据农业农村部9月最新监测数据,10个奶牛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4.14元/公斤,同比下降4.6%。但这一数据比2018年的3.53元/公斤、2019年的3.82元/公斤已经大幅上涨。

原奶涨价的趋势,对于原奶外采型的区域乳企来说并不友好。

宋亮告诉界面新闻,随着低温鲜奶需求的快速增长,国内主要乳企都推出了低温鲜奶产品,特别是蒙牛、伊利两大巨头的进入,借助其品牌和渠道渗透率的优势,直接进入其他区域乳企的市场“抢地盘”。

另一方面,冷链输运产业的成熟和保质期更长的“超巴”技术低温鲜奶的大量出现,扩大了传统低温鲜奶的销售覆盖面积,区域乳企间的跨区域竞争也进一步加剧。

这些因素都影响着地方乳企未来的发展轨迹。而在市场高压竞争,原料成本不断上涨的局面,地方乳企破局的方向或许只有产品研发。

例如燕塘乳业的鲜奶布丁是其今年上半年推出的新品,这款介乎流质和凝固之间的奶产品,迎合了“鲜奶甜品化”的风潮。此外,借助地缘优势寻求更多元的品牌合作,为部分区域品牌开拓新市场提供了思路。

新希望乳业旗下的高端牛奶“唯品”就与咖啡品牌形成联动,在华东市场迅速获得了消费者认同。而北京本土的鲜奶品牌三元,借助与新型网红品牌“兰熊鲜奶”合作在本地餐饮渠道狂刷存在感。

在如今的消费品市场,上市只是一个融资渠道,而不再是一家公司成功与否的标志。走向资本市场之后所获得的资金,可以帮助它们增强供应链话语权,投入更多的研发创新精力。而只有这样,地方乳企才可能在长期经受得住资本市场和消费市场的双重考验。

欧盟与美国乳业现况与分析

10-07

伊利旗下威士兰乳业收购新西兰乳企Canary Foods,加速布局国际市场

10-06

抗疫保供,皇氏集团遵义乳业保证乳制品日均50吨产能

广西皇氏甲天下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10-06

菲仕兰和Arla这两大乳业巨头正在谈合并?官方回复来了

10-03

辉山乳业打造玛瑞奶粉超级大单品,引领国产高端奶粉市场进入娟姗时代!

中国辉山乳业控股有限公司 09-30

标签:乳业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