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基本知识你知道几条 妈妈们应该知道的哺乳喂养技巧
-
2014-08-15 15:19 来源于:网络
刚做妈妈的女性朋友,一定很揪心。各种问题不断出现,怎么处理才是最恰当的?在母乳喂养中,新手妈咪们会遭遇各式各样的问题,我们在这里总结了一下,方便新手妈咪们掌握。
问题1:怎样预防奶胀?
1、早接触、早吸吮,这样可以提高婴儿对母亲乳头的认同感。
2、正确的含接姿势,保证有效的吸吮,乳头应该只占婴儿口腔中“奶嘴”的1/3。
3、做到母婴同室、按需喂哺,频繁而有效的吸吮乳房,应该24小时吸吮8次以上,每侧乳房10-15分钟,至少4分钟,如达不到要求,可指导产妇使用吸奶器补充吸吮。
4、完成夜间喂哺,因为夜间母体催乳素的分泌维持在较高水平,夜间频繁的吸吮有利于增加乳汁的分泌和促进乳汁的排出。
5、教会产妇正确检查乳胀手法,指导产妇尽可能将一侧乳房吸空,预防淤积性乳胀的发生。
6、母婴分室的产妇要勤挤奶,24小时挤奶8-12次,每次每侧15分钟。
7、在下奶前指导产妇避免喝大量的下奶汤水。
问题2:乳房肿胀有硬块,该如何处理?
首先要寻找原因,例如婴儿有没有频繁吸吮;乳头含接姿势是否正确;是否无效吸吮;乳房是否受压致乳汁排不出;乳汁分泌是否太多。同时可以采取一下处理措施。
1、评估乳胀情况,寻找原因。
开奶迟或吸吮不够指导多吸吮;含接姿势不正确指导正确的喂哺含接姿势;托乳姿势不正确或乳房受压时指导产妇穿宽松的睡衣,大小合适的乳罩,睡觉避免乳房受压,喂奶时正确的托乳姿势。
2、如果婴儿能吸吮,要经常喂奶,这是最好的排出乳汁的办法。帮助指导采用正确喂奶体位,采用不同的喂奶体位,将乳房各部位的乳腺管通畅。
3、教会母亲正确的手法挤奶或用吸乳器吸出乳汁。
4、挤奶前可刺激喷乳反射,有利于乳汁排出:热敷乳房,按摩颈部和背部,轻轻按摩抖动、拍乳房,刺激乳头皮肤,让产妇喝一些热饮。
5、予以鼓励,帮助母亲树立信心。
6、遵医嘱用药如鹿角粉,或产后康复中心乳腺疏通。
问题3:乳头皲裂了该如何处理?
这要寻找原因,根据乳头皲裂的程度,给予合适的处理意见。
1、如果是母乳喂养姿势不正确,则要调整姿势。
2、喂完奶后挤一滴涂在乳头上,母乳中含有VE和其它促进愈合的因子,特别是后奶的油脂可以有助于皮肤保湿,促进伤口愈合。
3、使用乳头保护罩,防止衣物对乳房的摩擦产生疼痛。
4、水凝胶护垫可缓解乳房疼痛,促进伤口愈合。
5、对症处理。
乳头皲裂无破损,轻度疼痛时纠正喂哺姿势,使用辅助奶嘴继续喂哺,喂奶后做好乳房的护理;如单侧乳头破损,先以健侧喂哺;破损严重,疼痛难忍或有出血时暂停喂哺24-48小时,给伤口以修复时间,用吸乳器将乳汁吸出,注意调节舒适的压力,待皲裂好转再喂哺。
6、建议产妇使用乳头保护霜促进伤口的愈合。
问题4:母亲如果乳头凹陷扁平,又该如何进行母乳喂养?
对于生理上已经存在扁平或者凹陷乳头的母亲,首先应该让她们打消顾虑,正确认识孩子含接的知识,并建立信任,让她们相信我们能给予她们帮助。
1、首先要建立信心。婴儿吸奶时并不只是含住乳头,必须将乳头和乳晕含住,乳头在婴儿口中只占1/3。只要母亲乳房的伸展性好,孩子就能很好地含接乳房,乳头的形状和大小并不重要。
2、妊娠37周后指导孕妇做乳头十字操及牵拉或用乳头矫正器牵拉乳头。
3、分娩后让婴儿尽早皮肤接触、早开奶、早吸吮,不给孩子用奶瓶、奶嘴。
4、在孩子含接时,先牵拉乳头产生泌乳反射,再让孩子口张很大时迅速含接整个乳头乳晕。
5、孩子拒绝时可先将乳汁挤出一些吸引孩子吸吮,母亲应不断地和婴儿进行皮肤接触,使婴儿不饿时就开始去试着含接乳头。
6、尽量不要让乳房太胀,因太胀以后乳晕更不易含接,如已较胀,可挤软乳晕周围,并把乳晕捏成形送入孩子口中。
7、可采用多种姿势喂哺,这样有利于婴儿含接。
8、即使牵拉出乳头,宝宝仍无法含接时,可正确选用乳头保护器辅助哺乳,观察吸吮的有效性。
9、如做不到有效吸吮,可将乳汁吸出用喂杯喂。
>>>妈咪帮忙团有话说
想让你的母乳喂养过程更顺利吗?单春剑护师还为妈妈们提供了更详细的母乳喂养常识,我们近期将在微信上连载发布,只要关注我们的微信号,就可以获得最权威正规的母乳喂养知识。
-
关于0-1岁宝宝辅食喂养问题
辅食,婴儿辅食 05-11
-
出生半月的女婴居然肠坏死 究其原因竟是:爸爸冲调奶粉多了这一步
母乳喂养,婴儿喂养 04-11
-
母乳储存以及使用上,很多妈妈都做错了 你中招了吗
母乳储存保鲜,母乳喂养,母乳保存时间 04-07
-
哺乳期的妈妈需要忌口? 这些食物最好一点都别碰
哺乳期,哺乳期能吃避孕药吗 04-03
-
“疫情”下春季宝宝要如何饮食才更安全 日常饮食最关键
宝宝饮食,宝宝日常饮食 03-21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
大类
-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