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市场新品未必有竞争力

企业海外布局生产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同时,行业整体形势继续下行,优势正在逐步消失,精明的消费者和市场未必买单。

国际乳业巨头恒天然3月份认购贝因美婴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贝因美”)近20%股权,上周有消息传出恒天然澳大利亚达润工厂为贝因美试产主攻中国国内市场的第一批婴幼儿配方奶粉。继伊利、新希望、雅士利之后,贝因美也走上了海外淘奶源反哺中国市场的道路。

“恒贝”牵手

主攻国内奶粉市场

恒天然方面向信息时报记者确认了和贝因美在婴幼儿配方奶粉方面的动作,称“双方的合作将优先为中国消费者持续提供安全、高品质的乳制品。”

根据恒天然方面向记者提供的信息显示,今年3月20日,恒天然以约35亿元认购了18.8%的贝因美股份,成为后者第二大股东。随后,双方合资成立的公司收购了位于澳大利亚的达润高科技加工厂,贝因美持股51%,且拥有加工厂一半的奶粉年产量(5万吨),恒天然负责工厂运营管理,持有另外49%股权。

恒天然方面表示,将充分利用其位于新西兰、澳大利亚和欧洲的奶源和生产基地,通过双方的合作为中国消费者持续提供安全、高品质的乳制品,共同打造具全球优势的安全、稳定的供应链。

海外布局 利于降低成本

国内品牌到海外生产奶粉,贝因美并不是第一个,一名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向信息时报记者表示,国外奶源价格相对便宜,质量、产量稳定,和恒天然一样,新希望同样是通过海外工厂生产奶粉从而实现原装进口。雅士利、伊利、合生元等巨头同样在海外有布局。

然而,从市场情况来看,通过海外布局生产原装进口奶粉的优势正在减退。上述行业人士表示,试图借助海外原装进口这一卖点来打动消费者,从去年开始吸引力正在下降,行业也出现下行,今年整体情况更糟糕。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婴幼儿奶粉企业高层也表示,去年以来多个新品牌进入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包括惠氏、美赞臣等大品牌都受到了冲击,业绩都不理想。

市场下行前景待考

在资深乳业分析师宋亮看来,目前国内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是以贝因美、伊利、合生元为代表的国产奶粉和以惠氏、美赞臣等五大品牌的进口奶粉各占半壁江山。

宋亮认为,随着销售渠道的调整,许多单体的母婴店退出市场,连锁母婴店增加,通过线下销售的新进品牌进入内地市场的难度加大。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有恒天然和贝因美两大品牌背书,但新品进入中国市场仍难言乐观。就贝因美自身而言,业绩也在下滑,其2014年度营业总收入为50.62亿元,同比下降17.24%,录得净利润6567.77万元,同比下降幅度高达近91%。

有业内人士认为,“海淘”奶粉也正在对中国市场上的奶粉品牌造成越来越大的冲击,自贸区、跨境电商的口子一开,将是几十倍的速度增长,对于国内销售奶粉品牌的冲击也将是压倒性的。

Arla®4段奶粉震撼上市 为宝宝提供优质的有机营养支持

丹麦阿拉食品原料有限公司 05-12

圣元启培多维钙铁锌果蔬儿童配方奶粉 多重营养 关注儿童健康成长

圣元国际集团 05-12

Karicare可瑞康绵羊奶粉 给宝宝带来纯粹不简单的营养呵护

达能亚太(上海)管理有限公司 05-12

蓓康僖纯羊时代儿童绵羊奶粉 四维呵护孩子的肠道健康

湖南欧能多乳品有限公司 05-12

驼奶粉市场真的有前景吗 依巴特骆驼奶粉·驼奶典范

西安依巴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5-12

标签:奶粉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