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力源火速召回问题奶粉 真的是没有亏本吗

美力源在收到抽检不合格通知后,火速主动申请召回问题奶粉。在看到美力源因此损失一笔费用的同时,你是否看到它两害相权取其轻,实际上是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美力源火速召回问题奶粉,“红旗乳业”警钟作用大!

2016年5月18日18:10美力源收到陕西食药监关于抽检产品不合格的通知,20分钟之内火速反应,做出召回决定,第二天立刻提交方案,20日陕西食药监就将美力源食品召回公告贴出,这处理速度,估计很多娱乐圈的公关都要赞叹一番了。

美力源火速召回问题奶粉 真的是没有亏本吗

哎,你说说自从月月抽检以来,咱们见过反应这么迅速的乳企么?没有吧!这跟窜火箭一样的速度,到底是因为啥?说美力源对顾客负责,嗯,我有点信。(下图为美力源官网截图)

美力源火速召回问题奶粉 真的是没有亏本吗

说美力源在宣传期,为了塑造自身良好形象,嗯,我也有点信。(下图为美力源官网截图)

美力源火速召回问题奶粉 真的是没有亏本吗

这年头,哪个乳粉企业不在意自己形象,也没见别人有这么大反应啊?小编就看到去年底12批次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检不合格,菌落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问题也出现了,却未见一家乳企如此迅速地召回问题奶粉。近日被检出阪崎肠杆菌的holle洋奶粉(《中童观察》之前报道过),虽然在中国被暂停注册了,但是你有看到人家召回了么?

小编觉得,一定程度上来讲,美力源这次召回,多少离不开“红旗乳业”的“助力”。

美力源火速召回问题奶粉 真的是没有亏本吗

红旗乳业检出致病菌阪崎肠杆菌以后,被强制进行一级召回,那如果不强制召回,是不是还会按照之前的套路继续生产?如果不是专项调查组发现之前通报的问题,红旗乳业仍在继续生产销售“问题奶粉”?

对于这种情况,陕西食药监当即就给了一棒子——移交公安机关处理!这回,乳企想得过且过是不可能的了,红旗乳业就是一个很好的警钟!

警钟敲响了,这次轮到美力源,学聪明了,先发制人!美力源自己主动上报申请二级召回,那我认错态度良好,是不是就能获得原谅呢?但凡三观正一点的,都觉得很正常啊,你出了问题,主动申请解决是应该的,那为何这次美力源还能获得多方好评呢?不过是因为很多乳企被检出问题以后,含糊不清,能混则混的处理方式,拉低了整个行业应对质量危机的标准。

婴幼儿配方乳粉召回制度早已建立

其实早在08年9月大面积媒体爆料三聚氰胺事件以后,国务院在当年的10月9日就公布了《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其中有明确婴幼儿奶粉召回、退市的特别制度。严格表明,只要发现乳制品存在可能危害婴幼儿身体健康或者生长发育的,生产企业应当立即召回,而销售者则必须立即停止销售。

有些人又要说了,这都老本子了,产品达不到危害程度不用召回!当然,小编也找来了最新版本。

在2014年5月26日,《婴幼儿配方乳粉召回管理制度》获准实施,执行日期是2014年6月1日。其中第四条明文规定:门店应当严格执行乳粉追回及召回制度。乳粉不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存在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危险的,门店销售人员应当立即停止销售,追回已经售出的乳粉;销售人员发现乳粉不安全的,还应当立即报告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知乳粉生产者进行召回。

这个制度说了,触发召回有两个条件:

1,乳粉不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

2,乳粉存在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危险。

至于是两个条件要同时满足才触发召回,还是只要其中一条满足就可以要求召回,制度里并没有明确说明。

这就留下一个疑问:那些并没有达到“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危险”的不达标,比如某种元素不达标,是否需要召回呢?

虽然小编在乳粉这边没查到,不过今年4月报道的一件事情可以看出食品安全现在真的是零容忍啊!一家食品企业只因为外包装没标示山梨酸,而内里含量没超标,都被要求召回销毁和处以罚金了!

可见,这种条款是可松可紧的,要看具体执法的尺度。

那现在的尺度是松是紧?

回头看看红旗乳业生产不合规,产品不合格,就被执法机关定性为“涉嫌刑事犯罪”,并移交公安机关处理,你就可以体会出目前这根套在脖子上的绳索是松是紧了。

这月月抽检,不合格的多了去了,你见过几个主动积极召回的?乳品企业中普遍存在着得过且过的侥幸心理,“总觉得没啥特别大的问题,没明说要我怎么改,我就不改先生产着”,这样的心理,铁定无法在越来越严峻的监管力度下存活了!

我们为美力源叫好,无非是因为他反应迅速,高调主动召回。殊不知,这召回本就是应当的义务,只是全行业的糊涂,反倒显出了美力源的态度端正。

但是,质监部门的月月检查,毕竟只是事后管理,再怎么检,那也是抽检。政府拿红旗乳业开头,不过是偶而刷刷存在感,再杀个鸡,真的能儆猴么?

讲到底,政府的他律,最终还是要逼迫企业自律,否则监管的成本就太高了。那么企业自律的障碍又在哪里呢?

众多乳企召回制度欠缺,原因在何?

1、企业不想负担召回费用

你说乳企不召回真的是因为不知道这些规定么?

肯定不是,乳企比我们精明,得过且过的做法,可以为他们省去不少成本,毕竟召回的费用不小!

且不说产品销售出去了,要以同样的价格买回,还要赔付消费者的损失(法律规定,食品出现安全质量问题时的产品召回,消费者可以申请10倍赔偿,最低1000元),召回的奶粉还要全部销毁,搁谁谁愿意损失这么大一笔费用!

什么?你说我说的太吓人,不会那么恐怖?

我们来看看13年恒天然召回事件的损失,光召回货品价值就超过7000万元人民币。但事情远不会因为召回产品就结束,之后的赔偿才是大问题。

和恒天然一直有直接合作关系的达能,在13年第三季度对外宣称用于召回产品的成本为3.5亿英镑。达能由于这次召回事件的发生,损失惨重,最终选择向恒天然提出巨额赔偿。

但漫漫索赔路走得也不轻松,持久的拉锯战中,达能要求的赔付金额已经从2.7亿美元到10亿美元了,不过恒天然方面表示只愿支付1000万美元。二者谈不拢的结局直接是从相互拥抱的好哥们成了相互眼红的仇人。

恒天然因为一次召回事件就这般起飞狗跳。一个大企业尚且如此,小企业恐怕更加承受不起。

2,企业无相关资金计提

关于这种抽检不合格召回产品的现象,我们可以看一下那些服装行业的快时尚品牌。ZARA绝对可以称得上一流的快时尚品牌,但他的服装设计却大多涉嫌抄袭。在欧洲,ZARA为此每年,是的,是每年,要支付几千万欧元的罚款。

美力源火速召回问题奶粉 真的是没有亏本吗

当然,这笔罚款对于他母公司200多亿欧元的销售额来讲不值一提。

由于迅速跟进最时尚的设计,是ZARA商业模式的一个基础组成部分,ZARA不可能自废武功,因此ZARA愿意为此承担后果,将这部分的支出纳入自己的管理结构,提前单独储备资金支付相关费用。

而我们的乳企却没有这个意识,估计在他们的概念里,“召回”跟天灾一样,属于法律规定的“不可抗力”,是不用负责的。

大家都知道,企业是要计提坏账费用的,因为做企业,谁也无法避免产生呆坏账。产生呆坏账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把呆坏账提前纳入预算。不把这笔钱预留出来,等出现了呆坏账再去调整,你会发现当年的财报会异常地难看,那董事会和股东还不跟你急?

召回制度与计提坏账是一个道理。现在月月抽检这么严格,国家对奶粉安全又是零容忍的态度,你想敷衍了事,最后可能是给自己挖了一个更大的坑。

Arla®4段奶粉震撼上市 为宝宝提供优质的有机营养支持

丹麦阿拉食品原料有限公司 05-12

圣元启培多维钙铁锌果蔬儿童配方奶粉 多重营养 关注儿童健康成长

圣元国际集团 05-12

Karicare可瑞康绵羊奶粉 给宝宝带来纯粹不简单的营养呵护

达能亚太(上海)管理有限公司 05-12

蓓康僖纯羊时代儿童绵羊奶粉 四维呵护孩子的肠道健康

湖南欧能多乳品有限公司 05-12

驼奶粉市场真的有前景吗 依巴特骆驼奶粉·驼奶典范

西安依巴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5-12

标签:奶粉 品牌奶粉 奶粉安全问题 问题奶粉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