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教育虐待” 父母应该引起重视

很多日本家庭的父母坚信,自己绝不可能做出虐待孩子的事情。然而,事实上很多日本父母正在通过“教育虐待”这种方式,折磨着自己的孩子。而且自己并没有意识时到这是一种虐待行为。

据悉,早在2011年时,“教育虐待”这个词就已在日本出现,不过直到现在,大多数日本父母家长仍未认识到这一行为的概念。

据该日媒报道,在日本,所谓“教育虐待”主要指在违背孩子意愿的情况下,父母强行要求孩子不断学习的行为。具体表现主要包括,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时,过度苛责;无视孩子需求与意愿,要求孩子不断接受教育;拿自己孩子和其他孩子比较,不断强调自己孩子不如别家孩子优秀。另外,很多日本父母还会送孩子去早教班,接受精英教育,美其名曰为孩子将来做打算。但事实上,这些行为,只要是违背孩子意愿的,都可以算作“教育虐待”。

报道称,近年来,日本国内对孩子教育过度干涉的父母不断增加,甚至出现了“毒父”、“毒母”这样的词语,来指代这类家长。虽然,日本之前也存在着“教育妈妈”、“教育爸爸”这类热衷于孩子教育事业的家长,但是“毒父”、“毒母”对孩子教育的干涉已经事实上发展到了近乎“虐待”的地步。而这种“教育虐待”的行为,会在不知不觉中剥夺孩子的自我肯定感。

事实上,与其他国家的孩子相比,日本小孩的自我肯定感普遍较低。为何如此呢?该日媒指出,这主要与日本小孩的受教育环境有关。日本国内集团主义意识强烈,孩子进入学校后,相当于进入了一个集团之中,在这个集团之中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处处忍让,孩子便会在无形之中失去一些自我。加之日本学校严格的校纪校规,以及无视学生差异的授课方式,都在无形中磨灭着日本小孩的自我意识。而“教育虐待”更是进一步使孩子失去自信,逐渐丧失自我肯定的能力。

报道还指出,这种“教育虐待”最让人头疼的一点就是不易被察觉。遭受“教育虐待”的孩子在旁人看来,生活得很自由。也不存在被父母体罚的情况。然而他们遭受到的心理虐待却是旁人无法看到的。而进行“教育虐待”的父母家长,多是那些颇具社交能力、热衷于孩子教育事业、经济宽裕、在旁人看来关心孩子、完全不会做出虐待你孩子行为的这类人。此外,很多遭受“教育虐待”的孩子,即便在精神上遭受伤害,也不会将责任怪罪到父母身上,而是往往认为问题出在自己身上。这样一来,家庭中的“教育虐待”行为就很难被发现。即使被发现,也往往是在孩子经受长期的“教育虐待”后出现抽搐、精神异常等情况,不得不咨询专家医生之时。

​如果父母能早点咨询专家医生,及时发现自己的“教育虐待”行为,并让孩子接受心理治疗,那也为时不晚。但如果父母一直放任自己对孩子进行“教育虐待”,不断折磨孩子的心理,那么有朝一日,孩子内心积累的这些痛苦或许就会一股脑儿全部爆发出之时,便为时已晚。

父母该如何防止自己走上“教育虐待”这条危险之路呢?日本专家建议,父母必须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与责任。很多日本父母往往过分看重自己在孩子教育中的责任,过分要求孩子。

父母确实应该重视孩子的教育,但需要有一个限度,在教育问题上过分要求孩子只会侵害孩子的主体性,使其变得越来越被动,越来越缺乏自我。另外,父母需要在孩子教育上做到不强求孩子、不命令孩子、不当面评价孩子,让孩子能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自由成长。

报道指出,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提升本国孩子的自我肯定感也成为了日本在全球化进程不被淘汰的重要举措。“教育虐待”的结果是孩子自我肯定能力的丧失,日本社会有必要引起重视。

以真心守护童心 RAY&CO.引领中国家庭教育新风尚

06-08

全国政协委员王欢: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条腿”真正协调统一

03-11

微博母婴育儿全面布局家庭教育生态 微博母婴育儿用户教育消费升级

10-11

小猪佩奇社会人火了 戳中“中国式家庭教育”痛点

05-20

俞敏洪:人品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01-15

标签:家庭教育 亲子教育 学前教育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