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出生人口1723万 全面二孩政策这个“大招”没有用?

昨日,国家统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17年的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然而在四大宏观指标都“稳中向好、好于预期”之时,有一个数据却引发了关注者的焦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出生人口为1723万,比2016年少了63万人。这个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实施第二年的人口出生数据,远不如预期,其引发的问题,未来将引发极其深远的影响。

要点速读

1谁都想象不到的事实就是,全面二孩政策这个“大招”,在其实施的2016年当年出生人口就已经达到了巅峰,第二年就疲软了,极有可能一直疲软下去。 2婚育意愿进一步降低,“生育意愿”无法落实到“生育行动”上,是全面二孩政策作用不大的原因。 3必须进一步提升对少子化问题的重视程度,国家有必要出台更进一步的“大招”。

你想象不到,2016是全面二孩政策的第一年,已经是出生人口最多的一年

少子化,这个来自于日本的舶来词,是最近若干年中国社会极为让人瞩目的现象。少子化会造成怎样的问题,不必再多说。关键在于,少子化现象到底有多严重。

在不少人看来,中国的少子化现象是受政策压抑造成的,一旦因应形势需要,放开政策了,问题就能迎刃而解。2014年,单独二孩政策实施,效果不明显,于是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开始实施。在很多“人口专家”眼中,这个“大招”一开,根本不用担心少子化问题。

果真是这样吗?

第一年的情况确实还算不错,卫计委数据显示,在全面二孩政策实行一年后,2016年全年住院分娩活产数为1846万人,同比增长了11.5%。

2017年开始的情况也还算不错:2017年前5个月,全国住院分娩活产数为740.7万人,比2016年同期增加7.8%。然而,仅仅过了三个月,数据显示2017年前8个月活产数为1162万,同比增长只有2.4%了。国家统计局全年数据一出来,2017年出生人口比2016年居然跌去了60余万。

关注人口问题的人或许会指出,卫计委的数据跟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会“打架”。以往的确会,但今年“打架”不严重,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后,卫计委发言人也回应了卫计系统的全年数字——全年住院分娩活产数为1758万。这什么概念?比2016年的1846万减少了88万,即下降了4.8%,比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跌幅更大。

不妨再仔细审视下2017年卫计委的分娩活产数据,前5个月比2016年同期增加7.8%,前8个月只剩2.4%,全年则为-4.8%,如果换算成月度数据,这几乎可以说是断崖式下坠了。

而卫计委的“权威专家”此前是怎么估计的呢?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国家卫计委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目标人群测算组组织一些研究机构的专家,完成了《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人口变动测算总报告》。这一报告预测,2017年出生人口总量将达到2109.9万人,2018年达到峰值,为2188.6万人。而现实呢,足足比预计少了250万以上。

更不要说趋势问题了,这份预测是默认2017年出生人口比2016年多的,因为全面二孩政策是2015年10月底才出来的,2016年才开始实施,上半年理论上还不会有什么效果。结果呢?谁也没有想到,2017年的出生人口比2016年居然少了那么多,而且由于2017年下半年同比是断崖式下跌,谁还敢预测2018年达到峰值?

也许厚脸皮的“专家”依然敢。要知道,差不多的“专家”团队,数年前曾就“立即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做了这么一个分析——

“我国目前年度出生人口规模在1600万左右,再加上‘净效应’新增的出生人数,即可计算出,假若2012年立即全面放开二胎生育政策,未来4年内,我国年度出生人口将分别达到3540万、4995万、4025万、3540万。当然,这种出生人数的急剧上升仅仅是暂时的现象,维持时间只有4 年左右。同理,若妇女二胎生育意愿为65%, 2012 年立即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未来4 年我国年度出生人口将分别达到3343万、4651万、3779万、3343万。即使假定生育意愿为60%,4年内的年度出生人数也会分别达到3209万、4416万、3612万和3209万。”(《立即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人口学后果分析》,人口研究,2014)

2017出生人口1723万 全面二孩政策这个“大招”没有用?

在“人口专家”看来,全面开放二孩政策必将在短期内大幅提高出生人口数量,然后实际上这个效果并没有多大

“专家”眼里,最差的生育意愿下,放开政策的第二年出生人口会达到4416万——这是一个多么“玄幻”的数字。然而这样的“专家”偏偏对我国人口政策有很大的影响力。甚至还影响到一些证券分析师,认为中国的“人口红利”会重新出现。

一些官员也或许还敢说“形势不错”,昨天卫计委的发言人,针对如此惨淡的生育数据,居然说“全面两孩政策稳步实施,积极效应逐步显现,人口发展态势总体良好。”

这还怎么良好法?谁都想象不到的事实就是,全面二孩政策这个“大招”,在其实施的2016年当年出生人口就已经达到了巅峰,第二年就疲软了,极有可能一直疲软下去。

为什么“全面二孩”这个大招没用?

让“人口专家”预测大跌眼镜的原因,大的方面有两个——

首先是,一孩都生不出了,遑论二孩。的确二孩出生比例在增加,但既然生育总量并未增长多少甚至趋势在下滑,那就说明一孩出生的数量越来越少。直接原因也很好找,现在的年轻人,结婚已经越来越晚——去年底,有消息称民政局数据显示南京人2017年平均32.6岁结婚,初婚年龄又大了1岁。当时还以为是因为南京是大城市,情况才比较糟糕。结果呢?今年初江苏全省的数据更让人大跌眼镜——2017年,江苏人平均初婚年龄为34.2岁!扬州、泰州等五个城市甚至过了35岁。而2012年,江苏人平均初婚年龄只有29.6岁。5年间就增长了5岁,如果形势没有改观,是不是5年后平均初婚年龄要变成40岁了?

虽然这个现象有“补领结婚证”的因素,但也足以让人非常担忧。按中国绝大部分人的观念,结婚了才能生小孩,不结婚就生小孩还得交罚款,落不了户。结婚年龄这么晚,妇女最佳生育年龄已过,生不生的出孩子都是问题,更遑论二孩了。

第二个原因是,“专家”过高估计了潜在生育二孩家庭的“生育意愿”与“生育结果”之间的差别,事实就是,口口声声在调查中表示“愿意生二孩”的那些家庭,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多人没有或无法落实到行动上。前面说的“年龄不等人”就是一个关键因素——美国生殖医学会《年龄和生育能力患者指南》明确指出,“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为二十几岁。”“生育能力随着女性年龄增长而自然下降……一般而言,生育能力在快三十岁或三十出头时就开始下降,35 岁之后下降速度加快。”就拿江苏来说,女性初婚年龄平均34.3岁,通常2年后要一孩已经几乎36岁(生不生得了已经是个问题),二孩再要过3年已经39岁,还怎么生?

2017出生人口1723万 全面二孩政策这个“大招”没有用?

人民日报在去年年初的报道《生不出二孩真烦恼》

这两个原因共同指向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如今的年轻人如此不愿意结婚生育——

答案有很多,以买房为首,在《90后已全部成年了,抱歉这个社会压力依然很大》这个专题中有过讨论,不再赘述。

还有别的大招吗?

就在不久前,知名经济学者、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发表了一篇有影响力的论文,题为《再论生育管制与国民经济的因果影响关系》。

(2018年《财经问题研究》第1期),指出了一个“人口增长滞后20年左右影响经济增长定理”——“我们在中国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人口增长与滞后经济增长的数据对比中看到,20年后的经济增长率的曲线与20年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曲线有极高的相似性。”直接上图——

1973-1996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以及退后20年的GDP增长率

大意就是说,随着人口自然增长率下滑,劳动年龄人口收缩会影响经济总量。而影响未来十年、二十年经济增长的,是1998之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曲线——恰恰从那年起,中国出生人口跌破了2000万,再也没有回到这个数字以上。

这个看法站不站得住脚,还不好说。但有一点是终归没错的,国民的生育状况会对国家和社会有着巨大的影响,而这个影响是滞后的。在人口政策上当下进行更多的改变,可能已经难以改变未来一二十年的经济态势。

但即便如此,我们也必须行动在当下,否则未来更加无法扭转。现在最重要的是,让人们进一步意识到少子化问题的严重性,民众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必须进一步提升。只能寄望于少子化议题在民众中形成充分且有积极意义的讨论,以倒逼政策的改变,才有可能让“生育意愿”真正转化为“生育行动”。

“少子化”已经是日本社会的重要议题

然而,“全面二孩政策”这个大招都效果甚微了,还有什么招?

只能深入去面对人们在“不愿婚育”这个问题上的痛点,让人们生得起、养得起、住得起、医得起、学得起,必须进行户籍制度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甚至国家还要为生养孩子抵扣税收,乃至进行补贴。而社会抚养费这种东西,必须尽快废除了。

如果还是没招,也许就只能指望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来养活我们了,问题是,真的能等到那一天吗?机器人真的能解决所有问题吗?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 孕产妇死亡率继续降低

10-28

全面二孩政策开放 婴童消费规模扩大 童装市场的快速增长

10-06

“全面二孩”政策带动消费红利 婴幼童行业再次迎来发展机遇

07-10

全国人大再谈全面二孩 首个孕婴童进口展落户广州

03-20

人大代表贺优琳连追“全面二孩”政策 建议进行财政补贴奖励

03-13

标签:全面二孩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