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传统奶制品业振兴 须过三道“坎”

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奶制品作为奶业振兴的重要部分,曾一度“藏在闺中人未识”。近两年来,地处黄金奶源带和全国奶业主产区的内蒙古,依托良好的优势基础,下大力气培育壮大民族传统奶制品,制定标准、严控奶源、强化检验、品牌推广等工作已经初见成效,但同时也存在奶源供应不稳定、产业准入门槛高、资金扶持弱等问题,制约其发展壮大。业内专家建议,亟待加大对民族传统奶制品发展的重视力度,出台相关政策举措,打造奶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供不应求”民族传统奶制品前景广阔

6月初,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的草原返青,位于草原腹地的牧民娜仁图雅家奶香四溢,前几年她把家里的几间平房改造为奶制品加工厂,从附近奶站收购鲜奶加工成传统奶食品。记者在车间看到,发酵池里的牛奶泛出淡黄色,晾晒架上摆满了奶豆腐、奶皮子等奶食品,冰柜中储藏着一罐罐黄油、酸油制品。“我家奶制品是传统低温发酵,然后炼制或熬制出来,完全不愁卖。”娜仁图雅说,去年加工厂投产以来,奶食品很受消费者欢迎,年销售额能达150万元。

奶食又称“白食”,是蒙古族饮食之首,几乎家家户户都吃自己做的奶食品,主要包括酸奶、奶酒等饮品和蒙古奶酪、黄油、奶皮、奶糖等食品两大类,传统制作工艺代代相传。近些年,随着旅游业发展以及蒙古族城镇人群对奶食品的市场需求增加,内蒙古民族奶制品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消费市场供不应求,消费群体正由区内为主向全国拓展。

截至2019年底,全区在市场监管部门备案登记的民族奶食品生产加工作坊点共有1546家,遍布全区11个盟市58个旗县区,年加工产值超10亿元,其中加工奶酪近7000吨,占全国自产干奶酪类产量的7成以上。

“民族奶制品销售得很好,传承创新民族奶制品是促进农牧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渠道,也是实现奶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和突破点。”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彭万臻说,目前,内蒙古的民族奶食品生产仍以家庭作坊为主,占比达95%以上,全区所有具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工厂仅有16家。看到民族奶制品产业的巨大前景后,在政府主管部门的引导下,不少小作坊整改升级愿望强烈,开始转向正规化生产。

“专项行动”助力传统奶制品创造更大价值

近些年,部分乳企几乎垄断奶源,出现压价坑害奶农的现象,导致上游奶农养牛积极性下降。自治区农牧厅畜牧局局长白音介绍说,国内奶牛存栏总体上连续下降,2019年存栏量约700万头,仅有十年前存栏量的一半左右。白音表示,民族奶制品生产分散广泛,数量众多,可以就近消化当地奶源,有效保障上游奶农利益,带动奶牛存栏量回升,提升散户养殖的积极性,这也是内蒙古想要做好奶制品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

2019年以来,内蒙古相继出台《推动全区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并集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农牧业厅、卫健委等十多个部门开展专项行动,加快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进程。近期,内蒙古还出台《推动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专项行动方案》,将用3年时间,通过规范登记许可、严格执行地方标准、规范生产加工过程、加强产品检验检测等10项工作措施,推动内蒙古民族传统奶制品的品牌建设,助力奶业振兴,帮助牧民增收。

随着总体行动的逐步推进,首批试点示范建设工作已经启动。记者了解到,每个试点项目平均补贴50万元,用于开展生产设施、加工制作、冷链运输、卫生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设,带动小作坊生产由“小散低”向“精优强”转变。同时,内蒙古还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民族奶食品加工园区,引导民族奶食品企业入园,发挥集聚效应。

位于察哈尔右翼后旗的蒙根高勒养殖牧民合作社,就是当地扶持的一家奶食加工厂改造升级试点。该合作社去年建成并投产传统奶制品加工厂,厂内设备齐全、管理规范、初具规模,能生产低温发酵乳、奶豆腐、奶嚼克等13个品种,年产值约800万元。“目前正进行升级改造,准备申领生产许可证,还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合作社负责人恩克期待地说,以后传统奶食品的生产能力和销售渠道就更多了。

民族传统奶制品正走进越来越多的大型商超、专营店。记者在赤峰、通辽、乌兰察布等地的商超内看到,超市内设有传统奶制品专柜,这些奶制品的独立包装上都有商品条形码、商标,实现了质量可追溯,很受城市消费人群欢迎。

传统奶制品的品牌推广是当下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力促的一件大事。阿鲁科尔沁旗市场监督管理局黄晓光等人期待,在打造民族传统奶制品区域公用品牌的过程中,国家层面可以出台地理标志方面的整体战略规划,自治区管理部门加强对地理标志的策划、运营、使用、推广。

下一步,内蒙古将瞄准“蒙”字标,打造民族传统奶制品区域公用品牌。据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副厅长刘永志介绍,内蒙古的奶豆腐(蒙古奶酪)、策格(发酵酸马奶)、驼奶制品等民族奶食品市场份额越做越大,正蓝旗的奶豆腐和奶皮子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民族奶食品的品牌影响力日益增强。眼下,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还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民族传统奶制品包装设计,加快树立民族传统奶制品公共品牌形象。

振兴传统奶制品仍要迈过“三道坎”

内蒙古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有望成为奶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但要想让这个产业真正强起来,把路子走正,还需要深化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不能贪大求全,要专心打造小而精的“手工坊”。产业准入门槛高是民族奶制品产业壮大的一大难题。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的《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对行业准入明确要求,“乳制品工业发展要实现规模经济,突出起始规模。北方、大城市郊区乳制品工业区新建和扩建乳粉项目日处理原料乳能力(两班)须达到300吨及以上;新建液态乳项目日处理原料乳能力(两班)须达到500吨及以上……”,同时要求“以生鲜乳为原料的乳制品加工项目必须具有与之相匹配的奶源基地和机械化挤奶站”。

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稽查总队副总队长王齐田表示,上述要求以乳制品规模化、现代化生产为目标,对行业准入提出较高要求,不适用民族传统奶制品小规模、手工化的生产方式,因此造成内蒙古民族传统奶制品生产企业无法申请SC生产许可,也不能申报“三品一标”产品,无法进入大型商超销售,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他建议,国家发改委研究设定特殊准入条款,适用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

二是严格措施确保奶源供应安全、稳定。传统奶制品的生产规模上来后,奶源供应成为摆在眼前的难题。然而,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奶制品加工作坊反映,稳定奶源供应不足。一方面,奶牛养殖产业化程度不高,导致原奶产量及质量不稳定,原奶价格波动较大;另一方面,绝大部分小作坊没有奶源基地,只能收购散奶,缺乏品质把控。“我都是从周边奶站或牧户收奶,因为没有检测设备,牛奶发酵后才发现有质量问题。”娜仁图雅说,奶制品加工作坊普遍存在这一难题。

民族传统奶制品的检测能力不足是另一制约因素。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调研发现,当前不少牧区的原料奶来源复杂,既有农牧民散养牛奶,也有大型乳企拒收的奶站牛奶,甚至还有用奶食品半成品做生产原料,绝大多数小作坊没有检验检测设备。对此,内蒙古为民族奶业旗县区安排检测经费,提升奶食品原料奶和成品的检验检测水平。王齐田介绍说,内蒙古打算给100多家示范试点配备原料奶检测设备,在各示范园区建立传统奶制品检验检测体系,同时依托当地的区域性食品安全检验中心,开展奶制品抽检工作,切实把好质量安全关。

刘永志建议,大力推动民族奶制品标准化奶源建设。通过以奖代补形式进行补贴,支持家庭牧场、合作社和第三方奶源服务组织建设标准化奶厅、购买挤奶设备和良种奶牛等,解决农牧民有牛不挤奶、民族奶制品生产缺奶源的双重难题。

三是解决农牧民和生产企业贷款难、贷款贵问题。不少民族奶制品加工厂负责人表示,他们在升级改造小作坊的过程中,需要购置标准化生产、检验、包装设备,扩大奶牛养殖规模,并培养生产检验技术人员,急需资金支持,但由于缺少抵押担保,很难申请到银行贷款。

针对资金难题,内蒙古拟申请建立“传统奶制品发展基金”。业内专家建议,国务院对传统奶制品等地区特有经济设立扶持基金,或批准地方政府设立基金,扶持特色产业发展。

惠氏铂臻3以“有机珍稀奶源+一流研发技术”撬动有机奶粉市场格局

07-03

央视点名这几个品牌的奶粉,存在健康隐患,家长挑选奶粉需注意

07-03

婴幼儿宝宝奶粉哪种好 伊利金领冠珍护配方奶粉α+β创新蛋白好吸收不上火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07-02

雀巢营养品宣布超高端能恩【全护】3全球上市 引领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创新的新浪潮

雀巢(中国)有限公司 07-02

宝宝吐奶怎么办 初颖羊奶粉温馨提醒:这几种情况需要提高警惕

07-02

标签:奶粉 奶粉企业 原料奶市场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