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就《“十四五”全国饲草产业发展规划》答记者问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饲草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记者就《规划》编制有关问题,采访了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

问:专门编制饲草产业的发展规划,是出于什么考虑?

答:《规划》是针对全国饲草产业发展的第一个专项规划。专门编制这个规划,主要基于三方面的考虑。

首先,编制实施《规划》是筑牢国家粮食安全根基的迫切需要。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当前,粮食安全的主要压力在饲料粮,促进饲料粮减量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增加饲草供应,减少牛羊养殖精饲料用量。2021年,粮改饲完成面积2000万亩以上,收储优质饲草5500万吨,牛羊养殖减用玉米和豆粕720万吨,相当于减少了2600万亩的玉米、大豆种植需求,节约耕地600万亩,实现了化草为粮的效果。

其次,编制实施《规划》是加快补齐草食畜产品供给短板的迫切需要。近十多年来,我国居民对牛羊肉和奶类的需求持续快速增长,但国内生产发展相对滞后,造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饲草特别是优质饲草供给不足。初步测算,要确保牛羊肉和奶源自给率的目标,对优质饲草的需求总量将超过1.2亿吨,尚有近5000万吨的缺口。随着《规划》的深入实施,苜蓿、全株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的缺口将持续缩小,为增强草食畜产品供给提供有力保障。

第三,编制实施《规划》是促进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在市场拉动和政策助力下,饲草产业发展初见成效,但由于我国饲草产业起步较晚,生产经营体系尚不完善,产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挑战,亟需加强顶层设计。通过制定实施《规划》,专门谋划设计“十四五”期间饲草产业的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有助于凝聚行业内外共识,汇聚各方面力量,推动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

问:当前我国饲草产业发展现状如何,到“十四五”末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答:“十三五”以来,国家相继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粮改饲、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等政策措施,草食畜牧业集约化发展步伐加快,优质饲草需求快速增加,推动现代饲草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突出表现在“产量增、质量优、模式多、作用大、效益好”五个方面。产量增,2020年,全国优质饲草产量约7160万吨(折合干重),比2015年增长2400万吨。全株青贮玉米、优质苜蓿平均亩产分别达到1050公斤、514公斤,分别提高19.6%、11.5%。质量优,饲草供种能力、生产组织化程度持续提高,饲草加工业快速发展,饲草产品质量稳步提升,90%的全株青贮玉米达到良好以上水平,苜蓿二级以上占70%。模式多,各地积极探索推广粮草轮作、豆禾混播或套种等特色模式,培育了一批饲草产业集群,饲草生产模式更加多元。作用大,优质饲草供应增加,促进了草食畜牧业提质增效。

以奶牛为例,“十三五”期间奶牛单产从5.5吨提高到8.3吨,但每吨牛奶的精饲料用量减少了12%。在牧区,人工种草的持续发展加速了传统放牧养殖方式向舍饲半舍饲转变。效益好,玉米籽粒和秸秆一起全株饲用,土地产出率提高30%左右。盐碱地、滩涂上种植耐盐碱饲草,改良了土质,创造了土地增量。在河流、草原等生态保护重点区域发展人工种草,涵养了水源,减少了水土流失,遏制了草原退化、沙化、盐碱化趋势。成效很明显,但困难挑战也不少,当前,我国饲草产业发展面临种植基础条件较差、良种支撑能力不强、机械化程度偏低等制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以实施《规划》为抓手,以拓面增量、提质增效为主攻方向,优布局、壮主体、育良种、强支撑,加快建立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现代饲草产业体系。聚焦保障草食畜牧业饲草需求和促进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规划》明确了到2025年的发展目标,全国优质饲草产量达到9800万吨,牛羊饲草需求保障率达80%以上,饲草种子总体自给率达70%以上,饲料(草)生产与加工机械化率达65%以上。

问:各地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差异较大,《规划》对不同区域发展饲草产业提出了哪些针对性的要求?

答:我们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立足不同地区气候、水土等自然条件,围绕草食畜牧业优势区域来布局饲草生产,针对东北、华北、西北、南方及青藏高原等5个区域,科学规划了不同区域的饲草生产模式、主推品种、产品种类,指导各区域充分挖掘饲草生产潜力,引导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优势区域集中,促进饲草供应与牛羊养殖规模、饲养模式相匹配,实现种养互促、草畜两旺。

东北地区推行种养结合、就近利用模式,优先满足区域内饲草需求,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商品草生产。华北地区调整玉米利用方式,推行种养一体化发展模式,提升区域内优质饲草自给能力。西北地区大力发展旱作节水饲草生产,打造全国重要的优质商品苜蓿草供应基地,建设饲草种业基地。南方地区推行特色化、差异化饲草发展模式,在适宜地区开展草山草坡改良及人工混播饲草放牧地建植与管理。青藏高原地区统筹推进人工种草和天然草原利用,保障区域内优质饲草均衡供应。

问:“十四五”期间促进饲草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有哪些?

答:“十四五”是我国饲草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规划》从四个方面提出了14项重点工作举措。一是推进苜蓿、全株青贮玉米、饲用燕麦等重要饲草生产集聚发展,在重点区域建成一批优质高产饲草基地,因地制宜推进饲草混播利用,强化牧区饲草保障。二是大力培育规模化集约化新型经营主体,引导龙头企业向饲草优势产区集中,培育一批种草养畜合作社和家庭牧场,扶持专业化生产性服务组织。三是深入推进良繁体系建设,加快培育一批区域适应性强、产量高、饲用价值优、抗逆性好、抗病性强、耐盐碱的饲草新品种,建设温带暖温带和热带亚热带饲草繁种核心区,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建设区域性饲草繁种基地,完善饲草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四是加快构建现代化加工流通体系,加大饲草产业化全程机械研发推广力度,支持便于商品化流通的饲草产品生产加工,开发多样化饲草产品,加强饲草流通、配送体系建设,推动产销有效对接。

问:怎样保障《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答:《规划》已正式印发,关键是抓好落实。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落实农业农村部党组部署,推动《规划》提出的目标和措施落地见效。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指导各地畜牧兽医部门制定本地区饲草产业发展规划,积极主动协调相关部门,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二是加大政策支持。统筹用好各类财政专项资金和基本建设投资,探索推进土地经营权、大型种植机械抵押贷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开展饲草种植保险。《规划》以专栏形式具体介绍了饲草产业相关的重点扶持政策和重大工程。三是完善统计监测。建立健全饲草产业统计制度,建设完备高效的饲草统计监测体系,准确研判供需形势。四是增强科技支撑。组建“产、学、研、推”紧密结合的饲草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完善饲草产业标准体系,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示范与推广。五是强化法治保障。修订《草种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完善饲草产业管理法规制度体系,推进饲草产业规范化发展。

婴幼儿食品行业快讯:伊利股权激励方案获股东大会通过........

09-30

硬实力!陕西“有机羊”资源布局逐渐领先同行!

行业快讯 03-02

抢跑!奶粉新国标正式落地:一次标准的升级,一个行业的深思

行业快讯 03-02

奶粉行业最新事件!云南大理州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成效显著

行业快讯 03-02

阳光乳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行业快讯 03-01

标签:行业快讯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