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童装商家众生相:有人选择“躺平”,有人选择清仓搏一搏

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两个节日莫过于“上半年618”和“下半年双11”,但受突如其来的疫情反扑影响,今年618不仅承载着刺激消费的重任,同时也是不少服装商家难得清理库存、回笼资金的机会。童装商家的日子也不好过,据Nint 任拓数据显示,综合天猫、淘宝、京东平台数据,2022 Q1线上童装(童装/婴儿装/亲子装)市场规模最大为149亿元,下滑幅度也最大12.5%;童鞋/婴儿鞋/亲子鞋下滑4.1%,为34亿元。

一般情况下,服装行业多以春夏和秋冬两个大季节来划分,每年的三月为春夏上新的季节,并推出塑造品牌形象和吸引用户的的主打款,随后订货,四月补货,五月开启促销,六月则是春夏商品的折扣期。另外,秋冬商品销售则是从八月到次年的一月,可以说服装具有很明显的季节行属性,错过其中任何时间节点,都会带来很多不确定的变化。

今年618:

有人“求生存”,有人选择“躺平”

相较往年,5月是服装的传统旺季,春装甩货,夏装纷纷上市,但因为疫情的影响,纷纷打乱了商家的节奏。一服企商家直接坦言:自己今年在仓库备了近300万的货,准备趁着直播大干一场,但上海蔓延的疫情,令大半个中国发不了货,眼睁睁看着消费者退货、库存过季,同时还要面临房租、人工成本正常支出的压力,焦虑到每晚要吃褪黑素入眠,这次参加618真的是在以换季清仓“求生存”了。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国内品牌备货流程,每年春季订货会开始备货,大部分的国际品牌会提前一年将订货准备出来。相对而言,较早订货的国际品牌,受疫情影响产生的挤压货品相对较多。

汇美集团董事长、茵曼品牌创始人方建华方总直接表示:“今年618“躺平“,不玩了”。各行各业艰难,线下100多家门店关门停业。上海的店铺还在煎熬,有的门店已经2个多月销售为0;春夏货品售罄率不到60%;100多个城市发不到快递。

同时,江浙地区产业带受重创,工人开不了工。人棉纱一季度呈现“先涨后跌”走势。据悉,2022年一季度人棉纱现金流均价1182元/吨,同比高增长802.29%。3月份国内疫情多点频发,疫情影响下国内经济不振,居民购买力下降,以及东南亚疫情稳定等因素,使得人棉纱企业整体交投较清淡。

经历过多次618大促的茵曼也开始思考其背后的意义,简单粗暴的打折降价早已经被消费者嫌弃了,还是需要沉下心来去深耕产品与用户,把好的棉麻产品带给消费者。

面对不确定的市场大环境,不少童装品牌巴拉巴拉、巴布豆、迪士尼、安踏等押注抖音平台,寻找新的突破风口。

童装头部品牌巴拉巴拉则围绕消费者需求升级产品和服务,尤其是在这次618大促前夕,更关注品牌的高质量增长,以及品牌推广率、宣传费用、投放效果等,并且不仅仅依赖618、双11这样的大促,还会制造一些新的节点,为品牌爆发提前准备。

不过巴拉巴拉系列的产品定价不贵,大多单件都在60到百元之间,价位极具竞争力。

面对不断变化的新生代父母群体,安奈儿2022年初与香港潮玩IP-QEE进行联名合作,以及发力新兴社交媒体,深耕微博、小红书、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多个社交媒体平台资源,加深消费者市场教育。

但不能否认的是,童装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品牌需要不断创新才能不被时代抛弃。如今,不少品牌在加码童装业务,包括安踏、特步、李宁、太平鸟、优衣库等品牌,其中,安踏通过布局Anta Kids、FILA KIDS和收购童装品牌小笑牛(KingKow) ,覆盖了0-14岁的儿童服装市场,儿童门店数量过去五年以13.4%的复合年增速增长;今年,特步则提出要开1000家童装门店的计划。

在今年这个大促节点,当促销和低价已经变成一种常态化的趋势时,今年的618你是选择躺平?还是再搏一搏?

2021年婴童护理行业趋势:市场呈现快速稳健增长状态 综合电商平台成为主要渠道

04-25

澳洲雀巢能恩 SensiPro 敏感特护奶粉正式登陆全球各大电商平台

04-24

2022年母婴电商平台发展趋势 消费趋势以及卖家要做什么

03-16

母婴电商平台加速布局线下,线上线下一体化趋势尽显

11-25

湖南1批次海藻高钙复合粉抽检不合格,相关产品仍有电商平台在售

03-16

标签:电商平台 童装市场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