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行业正处于黎明前的黑暗 坚持还是放弃请老板们结合自身因素理性考虑

2021年新生人口数为1062万,相比较去年下滑了138万的数量,虽然没有去年下滑的 265万那么大,但母婴从业者所经受的煎熬比2020年还要严重,这种煎熬直到2022年的今天仍旧在恶化。

疫情三年,全国各地关闭了很多母婴门店,时至今日,疫情仍在肆虐,消费大形势也相当严峻,三胎开放政策的出现,也无法挽救毫无起色的生育率,当今局面的出现,给所有母婴从业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到底该不该退出母婴行业?

老实说,任何一个行业,无论红火还是低迷,有参与者就一定会有退出者,母婴行业这20多年的历史上一直也上演着进进出出的戏剧。

建议符合以下几点的老板,退出母婴行业其实也是好的选择。

1、自我膨胀的老板,不认怂则退出。

2008年之前入行的很多老板,吃到了行业大红利,确实涌现了一批风云人物,也导致了一些老板的极度膨胀。

曾经有一家大连锁,位列本省头牌,高峰时30多家直营店,但这位老板现在已经退出了行业,也成为了失信人。

无论你曾经多辉煌,在当前行业下行期,千万别为了自己的虚荣心硬挺规模和排场,该关店就关店,该下沉就下沉。

否则,退出是必然的结局。

2、认知有短板的老板—止损退出。

从2019年开始母婴行业的难度系数在持续地提高,到2022年的今天已经是极高难度,对从业者底层认知和经营能力的要求大幅提高

在当前这种严峻形势下,一部分长时间经营艰难的老板如果能够主动退出,及时止损,这绝对是一个明智的决定,毕竟母婴行业的困境在短期之内难以改善。

因为某些老板的思维是存在明显的短板和硬伤的,就是对事物的辨识意识和辨识能力太差了,所以他无法辨识到消费者变化,更无法辨识到行业转型,所以导致经营艰难,这都是必然的结果。

一个人永远也赚不到自己认知之外的钱,但每个人的认知和思维确实是有差距的,这是自然规律和客观事实。

3、频繁跟风的老板—亏损退出。

从O2O和微商, 到社区团购再到直播带货,这些风潮一次次席卷了母婴行业,每一次都有些老板前赴后继地冲上去。

纵观这些年屡屡跟风的老板,大部分都是经营不善的母婴店,妄想靠这些潮流翻身大卖,其实每一次跟风都有真金白银的投入,到最后都亏得底儿掉。

所以这些老板退出母婴行业,虽然是被迫的,但也是应该的。

母婴行业一定是有未来的,但对于一部分老板来说,也许现在退出这个行业,可以完美地诠释那句话:有一种前进叫撤退。

精益求精、品质卓越,解读凯儿得乐如何成为母婴行业国货代表品牌

06-01

2022丨母婴行业一周事件盘点(05.23--05.29)

05-30

母婴行业数据:母婴产业规模有望突破5万亿

05-24

2022丨母婴行业一周事件盘点(05.16--05.22)

05-23

新常态下的纸尿裤企业生存法则 母婴行业观察创始人杨德勇对话千芝雅董事长吴跃

05-21

标签:母婴行业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