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时代下,母婴市场如何再迎新增?
-
2022-08-14 11:50 来源于:羊奶粉前瞻
现在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这应该是当下许多母婴人的共识,而大家也普遍认知到这是存量时代的“正常现象”。那么到底存量时代有什么特点?又如何突破创新迎来增长呢?笔者希望通过此文与同行交流,或能抛砖引玉研讨出实战的解决方案。
看清趋势:时代不同了,行业必须适应新变化
1、从过去增量时代比拼速度,变为存量时代比拼质量
在增量时代,谁能快速扩充版图,谁就能占领更多市场份额,因此母婴连锁在10多年前快速“封疆拓土”,涌现出了孩子王、咿呀、贝贝熊等多个知名连锁。在谁大谁就有势力的时代,大就意味着有更多的生意额,但到了存量时代,大却并不意味着好,如若经营不到位,大反而会成为负担,甚至像快时尚类的国际品牌ZARA都撤出了中国市场,早已没有了昔日风采。
2、从过去增量时代比拼新客,变为存量时代留存老客
在增量时代,抢夺新客是恒久的主旋律话题,更多的新客意味着更多的销售额,因此打广告、做活动就可以引来大量的新流量。但在存量时代,竞争加剧,流量被严重分散,而顾客的忠诚度也不见得多么稳固,比如过去“兴师动众”的婴童展是获客的“重磅武器”,如今却并未再受宠,反而能够贴合年轻受众的喜好,以微信群、微会员、抖音号等新方式与顾客互动,更容易以“精”营方式留存他们。
3、从过去增量时代比拼商品,变为存量时代超悦体
在增量时代,70后、80后是消费场的主角,有满意的产品就能满足,但年轻的95后、00后对消费的需求,却不仅仅在产品本身,更需要品牌提供更全面的体验,比如品牌有颜值包装、有趣味互动、有精准服务等,试想门店是否引入网红产品或者打造网红式购物环境等,以吸引新生代妈妈呢?当然这对母婴人而言,将会是逼练“内功”的新时代,但我们不能忘记,唯有满足客户需求的品牌,才能最终赢得他们的心。
顺势而为:把脉新趋势,重新激活增长新动能
没有企业的时代,只有时代的企业,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才能找准增长的机会点,从而成为突破新生的母婴品牌,如下三点或许可以共勉借鉴:
1、稳主业:稳定生意大盘,打下坚实基础
存量时代下,每一笔生意都需要用心经营,而经营关键在于是否具有足够强的核心竞争力和忠诚的客流量。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在于聚焦主要产品,打磨产品力、服务力,更关键在于钻研消费者需求,做好产品迭代升级,比如产品包装是否符合年轻宝爸宝妈审美,互动方式是否需加入抖音直播等。
当然对于企业而言,打造品牌是最恒定的流量池,对品牌形象进行系统化的打造及传播,实现品牌力的全面提升,将会更有助于圈粉与固粉,那些流行全球的国际大牌生意恒定,就是品牌效应支撑发展的证明。而对流量的获取仍然是品牌的重要目标,借助新媒体网络,搭建自身的传播矩阵获取私域流量相当关键,无论是创建与经营品牌的抖音号、小红书号等,更在于有一套内容制造与精准互动的体系,实现与粉丝的高效沟通,试想2022年爆火全网的刘耕宏,就是以抖音直播而火遍全国。
2、拓副业:拓展新业务线,寻找增长可能
古话说,家中有粮,心里不慌,能够为企业获得更多的生意回报,自然是抵御经营风险的良策,而研究与分析企业自身资产及核心优势,拓展副业也是存量时代的生存方式之一。除了进行产品线扩充,覆盖更多人群,比如目前奶粉品牌尝试打出“全家营养”概念,以拓展产品线,还可以进行市场下沉或异业合作等,寻找新的增长方式,比如国际大牌进军三四线市场寻找新机遇。
适应变化,转变思维就会迎来新机会,比如很多门店拓展线上交易方式,可以微信或者抖音下单,再送货上门,利用自身实体店信任背书及辐射社区优势,争取到更多新业务份额。
3、提品效:提效率降成本,增强抗风险能力
存量时代的竞争加剧,内卷严重,行业走向了经营效率与持久生存的较量。一方面需要通过优化自身的经营管理,提升综合效率,以应对日益内卷化的竞争,另一方面也需要控制成本而降低自身风险。例如母婴连锁对旗下门店进行盘点,对于经营情况不佳的门店关店,就是降成本的举措之一,毕竟新的形势之下,提升企业整体强风险能力更为关键。
存量时代的生存法则,将更为考验企业的自身“内功”。要适应新变化与挑战,建议学习华为的奋斗者精神,走出增量时代的“舒适区”,才能一步步超越自己,走向全新增长的新赛道,母婴人共勉奋进。
-
抖音电商打造抖in亲子囤货节,开拓母婴市场品牌营销新场域
08-09
-
优上入局母婴市场,打造母婴护肤配方宪法!
08-03
-
休闲鞋品牌响午宣布正式进军母婴市场,推出孕期减压舒适鞋!
08-02
-
母婴行业高速发展 锦龙优选帮助0基础0经验者进入母婴市场
广州锦龙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07-19
-
当90/95后爸妈成为母婴市场消费主力,藻油DHA还能持续领跑么?
07-12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
大类
-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