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的上半年:27家乳企,交出1869亿答卷
-
2022-09-11 10:55 来源于:食业家
受疫情散发、物流运输阻隔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乳制品行业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回落。大部分企业营收业绩受到二季度疫情冲击,但对头部企业的影响有限。
对上市乳企半年报数据梳理,27家乳企交出1869亿答卷。伊利、蒙牛、光明等头部企业营收、净利润双增,表现出了极强的抗压能力。而整个乳品市场呈现增速放缓的趋势,6家乳企出现营收下滑,17家乳业出现净利润下滑,中小乳企承压严重。
中国乳企强者愈强
一边是行业整体承压,一边是龙头逆境增长,中国乳业呈现“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
从营收规模来看,营收超百亿元的乳企有3家,分别为伊利、蒙牛和光明,营收分别为634.63亿元、477.23亿元和144.11亿元。27家乳业及相关上市企业的平均营收为62.65亿,仅伊利、蒙牛、光明、飞鹤、优然牧业、现代牧业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和蒙牛大幅领先同业者,两家乳企合计营收1111.85亿,占到27家乳业上市公司1689.12亿的65.82%,比去年提升约2个百分点,行业龙头优势依然凸显,也进一步压缩了中小乳企的生存空间。
欧睿国际数据显示,2021年,伊利和蒙牛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5.8%、22.0%,总计市场份额占据行业近半。
从盈利增速来看,上半年有10家上市乳企实现净利润同比正增长。其中,皇氏集团实现归母净利润9597万元,同比增长达813.61%。而净利润下滑的17家乳企中,有10家为营收规模在十亿及以下的成长性乳企。头部乳企的逆势增长,也进一步压缩了中小乳企的生存空间。
伊利单品优势凸显
伊利上半年营收634.63亿,同比增长12.31%;净利润61.39亿,同比增长15.40%。
分业务看,伊利液态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28.9亿,同比增长1.1%;奶粉及奶制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0.7亿,同比增长58.3%,其中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零售额份额同比增长3.5%;冷饮业务销售收入为72.9亿元,同比增长31.7%。
从产品来看,液态奶“2+2+X”产品组合矩阵结构优势非常明显,200亿级明星单品金典、安慕希、伊利纯牛奶持续高位突破,其中,安慕希市场份额达65%,稳居品类第一;金典有机作为有机品类第一品牌,市场份额持续行业第一;100亿级大单品优酸乳增势迅猛,10亿级单品舒化奶、谷粒多、QQ星等潜力十足,超级单品在持续储备与孕育中。
蒙牛鲜奶业务亮眼
蒙牛上半年营收477.22亿,同比增长3.96%;净利润37.51亿,同比增长27.32%。
分业务看,蒙牛液态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96.65亿,其中UHT纯牛奶表现强劲,增速超过20%,明星产品特仑苏增长近40%;在低温行业较低迷的情况下,蒙牛同比实现7%的逆势增长,市场份额领先优势继续扩大。冰淇淋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9.04亿,同比实现34.8%的增长。奶粉业务收入同比上升11.6%至18.94亿;奶酪零售与餐饮渠道双翼齐飞,保持市场领先。
从产品来看,特仑苏取得了销量贡献第一、市场份额第一、品牌力第一的优异表现;纯甄通过主打“无负担,甄好喝”,实现了差异化突破;真果粒则以“茶香遇果粒,牛奶更美味”为卖点,实现了品牌价值持续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而蒙牛近年来重点发展的鲜奶业务,疫情下也逆势增长了25%,其中高端品牌每日鲜语增速超过45%,并成为线上和电商平台全国高端鲜奶的第一品牌。低温鲜奶的快速增长,反映了疫情下家庭乳业消费的趋势性变化。
-
飞鹤、伊利、贝因美、a2等10家乳企发布最新财报,谁是最大赢家?
09-11
-
聚焦微信生态,以公私域协同为乳企经营提质增效
09-09
-
27家上市乳企上半年营收超1800亿,超74%营收上涨!
09-08
-
解读市场变局下,乳企的突围路径与方法,2022品牌乳业发展战略峰会成功举办!
09-05
-
乳企半年考: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细分赛道竞争加剧
09-05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
大类
-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