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食品科技创新论坛暨2023大健康食品发展论坛”在沪召开

4月11日,由《食品工业科技》杂志社、食品伙伴网联合主办,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支持的“第六届食品科技创新论坛暨2023大健康食品发展论坛”在上海龙之梦大酒店隆重召开。论坛坚持以“大健康食品”为主题,以“科学创新、技术落地”为宗旨,共设立了一个主会场,9个分会场,近60场报告。论坛内容涉及:功能性食品、肠道健康、特殊食品、乳品饮料、食药同源、方便营养食品等领域。邀请了管理机构领导、行业科学家、高校知名教授以及一线生产企业研发总监,探讨健康食品行业新趋势,分析行业现状,展示最新研究成果,推动产学研合作,助推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

“第六届食品科技创新论坛暨2023大健康食品发展论坛”在沪召开

大会主席江南大学徐岩教授指出,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食品科学作为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学科,其创新发展、技术落地更是国家及人民关心的问题,因此搭建产学研桥梁,推动产学研结合,为科研工作者及企业家提供交流平台,使得科学能更好地创新、技术可以更有效的落地,是食品人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谢明勇院士致辞中指出,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十四五”时期,将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因此“大健康”食品发展将是未来食品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保障我国人民健康的关键。“第六届食品科技创新论坛暨2023大健康食品发展论坛”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探索未来食品、引领科学创新。

“科技创新奖”颁奖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食品科技的进步,为食品产业发展输送创新人才、增加创新智慧、开发创新技术、转化创新成果,提供有力的支撑并引导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论坛从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两个方向设立了科技创新奖。《食品工业科技》总编张铁鹰、上海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艾连中教授为获得技术创新奖的企业颁奖(排名不分先后):IFF(丹尼斯克)、北京一轻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新时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珠海雅富兴源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仙乐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恒美时代(厦门)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环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瑞感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明月海藻生物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磐麦科技有限公司、善恩康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上海励成营养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心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优加乐悦(广州)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泛亚(武汉)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食品伙伴网总经理李远钊、华东理工大学科研院院长赵黎明教授为获得产品创新奖的企业颁奖(排名不分先后):厦门市燕之屋丝浓食品有限公司、天方健(中国)药业有限公司、至睿生物(江苏)有限公司、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佳格食品(中国)有限公司、上海楷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乐奔拓健康科技有限公司、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诺维信OneHealth、均瑶润盈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养乐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深圳中科欣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

主论坛

上海理工大学艾连中院长和华东理工大学赵黎明院长主持了大会主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昌大学食品学院谢明勇教授阐述了“食药同源”食品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食药同源”和营养健康产业发展,我国“食药同源”食品产业正进入快速发展期,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善恩康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研发总监马新从Thankpro?高活性益生菌智能制造、安全性评价、功效性评价方面分享了Thankpro?高活性益生菌机制研究及应用成果。中国营养学会韩军花秘书长在“健康中国建设下食品产业的营养健康创新方向”的报告中分析了当前我国人群营养健康现状的基础,结合产业需求和法规概况及趋势,提出我国食品企业未来研发、创新的方向和建议。深圳中科欣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黄晓芬经理在“美至肌理——深海SYSTASE?SOD赋能营养美学新应用”的报告中阐述,天然原料SYSTASE?SOD复配生物发酵型麦角硫因,明显改善机体衰老过程中的退行性变化,实现机体由内而外逆龄抗衰,保持肌肤年轻态。益普索中国新洞察事业部研究总监徐婧在“大健康趋势洞察”的报告中表示,健康是美丽的基础,整体美的观念日趋盛行,在崇尚自然的风潮下,内服外调的美容产品极具发展潜力。

功能食品分论坛

国家风险评估中心宋雁介绍了大健康背景下的新食品原料。珠海雅富兴源食品工业有限公司陈正强教授在“天然抑菌剂-天然防腐剂在食品及大健康产业的应用发展”的报告中表示,ε-聚赖氨酸能够减少产品报废率,天然延长食品保鲜期。可广泛用于全品类:米饭、湿熟面条、熟肉制品、海鲜产品、酱类、酱油、生鱼片和烘培等果蔬及饮料,预制菜等的保鲜。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浙江工商大学陈建设教授在“食品美味可口设计的质构学原理”的报告中,分析了食品在饮食过程中的微结构动态变化,从食物的口腔破碎、食品与唾液的相互作用、口腔摩擦、鼻后嗅机制等方面阐述了食品感官的物理学和口腔生理学原理。均瑶润盈研究院研发总监郝占西在“耐热益生菌凝结魏茨曼氏菌BC-G44赋能食品饮料创新”的报告中介绍了一株源自发酵黄桃的凝结魏茨曼氏菌BC-G44,此菌不仅耐热、耐酸、耐胆盐、耐储存,而且耐受高浓度的糖,可以应用于固体饮料、胶囊、热饮、休闲零食、软饮料、糖果巧克力、肉制品、冰品等功能食品。浙江大学冯凤琴教授分享了“海参肽在男性健康方向的功能及应用”:海参肽具有显著提升性激素、调节性行为、提高精子活力、降低精子畸形率、抗疲劳、抗氧化等作用。可与黄精、玛咖、枸杞等药食同源植物原料协同搭配,用于改善男性健康的功能食品和保健食品中。华南理工大学柳玉博士在“微藻功能性成分研究与创新应用探索”的报告中,重点介绍了国际市场上广受欢迎的微藻基功能性成分:虾青素、岩藻黄素、EPA/DHA、藻胆蛋白、叶黄素、紫球藻胞外多糖、β-葡聚糖等,分享了商业化应用途径和产品设计经验。益海嘉里集团营养安全中心高级经理郑超在“产品营养化转型——食品配料的营养创新”的报告中表示,膳食干预将在慢病预防和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企业遵循可持续发展、均衡营养、平衡膳食的理念,从保留食材中的天然营养素,提高食品安全底线,在副产物中提取功能性食品、药品配料等方面分享了产品开发经验。

肠道健康分论坛

中国海洋大学张兰威教授在“肠道菌群与糖脂代谢相关性及益生菌调控效果”的报告中指出,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滥用抗生素等因素导致的肠道菌群平衡失调,造成机体代谢紊乱,导致糖脂代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通过摄入益生菌等食品功能成分可以调节肠道菌群,维护肠道微生态平衡和健康。均瑶润盈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战略创新中心徐海蒂副总经理在“肠道健康与免疫健康、呼吸健康:益生菌的重要性”报告中表示,新冠患者肠道检出病毒,部分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并且康复后的肠道菌群与未感染前有显著差异,这与肠肺轴与共同黏膜免疫系统有关。报告通过益生菌在呼吸健康领域的临床应用案例,阐述了益生菌在免疫、呼吸健康上的作用机理。上海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熊智强报告了益生菌生物工程技术研究进展,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利用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等技术手段,在益生菌高效基因编辑系统、基因组规模代谢网络模型、功能基因鉴定、靶向筛选技术、异源表达功能活性成分以及工程化益生菌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的重要研究进展。Novozymes oneHealth B2B销售负责人刘琨在“肠易激综合征明星解决方案—IBme长双歧杆菌35624?”的报告中表述,24%的中国人患有肠易激综合症(IBS)。最常出现的肠易激综合症(IBS)症状是胀气,67%的IBS患者会同时出现腹痛/腹胀和压力增加等症状。报告分享了使用温和的并有临床依据的益生菌产品缓解和解决IBS。环特生物技术徐懿乔总监在“斑马鱼生物技术助力助力益生菌产业发展”的报告介绍了国内外斑马鱼技术背书软实力,并分享了智鱼优检应用案例。内蒙古农业大学何秋雯在“益生菌通过肠-脑轴介导精神健康”的报告中表示,肠道微生物可调节肠屏障、免疫反应以及神经活性代谢物等影响精神类疾病,精神益生菌通过影响肠脑间的互作,改善宿主的精神健康。植物乳植杆菌P-8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及其功能缓解成年人压力和焦虑;乳双歧杆菌Probio-M8增加肠道有益菌,调节神经递质水平进而改善帕金森综合征。南昌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陈廷涛研究员在“破局内卷,益生菌品类如何创新发展”的报告中指出,开发菌株背景清晰、产权明确、功能确凿的益生菌产品,疏通从菌种资源挖掘、临床循证、技术革新到成果转化的科技创新发展路径,有助于我国的“民族菌”成为“世界菌”,全面提升国民健康和生活质量。

乳品饮料创新分论坛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姜毓君院长在“婴儿配方乳粉品质提升——加工新技术”的报告中指出,消费者对婴幼儿配方乳粉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对功能性、消化吸收性、高端、超高端的需求日渐旺盛。采用生鲜乳膜过滤除菌技术、低温真空浓缩、低温喷粉及附聚技术、生理活性物质的活性保护技术、降低过敏原关键技术等先进的加工技术,是提升婴幼儿配方奶粉品质的关键之一。IFF菌种与乳品酶亚太区应用部门经理王德纯进行了“生物技术创新,助力乳制品升级与降本”的报告介绍,乳糖酶Bonlacta?和无菌添加技术,通过让乳糖水解来提高甜味,从而减少或者不使用甜味剂。新一代超级温和发酵的菌种让酸奶不再担心后酸的影响,同时保持温和细腻的奶油口感。与上一代酸奶菌种相比,在减少蔗糖20%的情况下,酸甜口感几乎没有差异,口味更清新自然。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蛋白质营养与调味技术中心总经理李沛阐述了“酵母制品解锁高蛋白高纤饮料新趋势”。将酵母加工制品应用于乳品饮料,既解决产品口感与风味问题,如实现减糖不减味,植物基口感升级、功能性原料风味与口感优化;同时将富含营养及生理活性的酵母后生元引入食品饮料行业,满足产品蛋白、膳食纤维等营养、功能强化创新需求。吉林农业大学任大勇教授分享了“调节脂代谢植物乳杆菌H6在功能性豆乳饮料产品开发中的应用”,以全籽粒大豆为原料,采用专利菌株植物乳杆菌H6为功能发酵剂,与副干酪乳杆菌复配开发了一款具有降高血脂功能的豆乳产品;并从理化指标、风味、抗氧化能力及储存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建立了快速检测两种益生菌比例的RT-RCR法。泛亚(武汉)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陈臻在“DairySenseTM口感调节技术:大健康时代赋能乳品”的报告中介绍,DairySenseTM口感调节技术可以有效地增强、平衡、优化甜感,降低产品中甜味剂的添加量。还可以提升低脂肪含量乳品的饱满度及丝滑度,同时降低植物基乳品不愉悦的口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加美味的双重追求。陕西师范大学刘永峰副院长在“特色乳品羊乳真实性检测与功能产品开发”的报告中,分享了围绕中老年、婴幼儿等不同人群需求,针对羊乳中掺假牛乳成分等开展真实性检测技术的研究成果;在保障质量和纯正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羊乳中活性物质,开发了改善学习记忆力的乳制品、富含外泌体的功能乳制品、提升免疫力的乳制品等。北京一轻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研发部部长王冬在“零添加、冷加工、锁新鲜、更营养,HPP果蔬汁创新孵化”的报告中阐述,HPP超高压果汁可以很好地保留果汁中的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同时对风味和颜色基本无影响。HPP果汁更符合新消费时代倡导的健康生活理念。

六大看点:第五届中国婴幼儿奶粉战略论坛

04-09

金典连续5年荣膺博鳌亚洲论坛唯一指定牛奶

04-05

第五届中国婴幼儿奶粉战略论坛:和你一起讨论应对大变局!4月23日北京,不容错过!

04-02

首日观众达12742!第十六届内蒙古乳业博览会暨高峰论坛圆满完成

03-29

博鳌亚洲论坛×中国乳业创新分论坛召开,伊利与权威专家共话全生命周期健康发展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03-29

标签:论坛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