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乳业3年分红4.8亿产能利用率66%前员工频成客户

2月24日,江西阳光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乳业”)将首发上会,保荐机构为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张树敏、周滨。阳光乳业拟于深交所主板上市,计划公开发行新股不超过7070.00万股,占公司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公司拟募集资金6.01亿元,分别用于江西基地乳制品扩建及检测研发升级项目、安徽基地乳制品二期建设项目、营销渠道建设和品牌推广项目。

2018年至2021年1-6月,阳光乳业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40亿元、5.43亿元、5.23亿元、2.90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12亿元、1.04亿元、1.05亿元、6031.92万元,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12亿元、1.05亿元、1.03亿元、5973.61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90亿元、1.49亿元、1.40亿元、4555.63万元,其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分别为6.29亿元、6.15亿元、5.87亿元、3.05亿元。

2018年至2021年1-6月,阳光乳业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43.19%、42.94%、37.05%和37.18%,可比公司毛利率均值分别为34.55%、34.56%、29.42%、30.47%,阳光乳业毛利率高于可比公司毛利率均值。

报告期内,阳光乳业进行了六次现金分红,累计分红金额4.83亿元。

据新闻报道,报告期内阳光乳业共有6次分红,上述分红均已实施完毕,三年合计分红4.83亿元,而公司报告期内净利润合计为3.82亿元,这意味着其分红已经超过了全部净利润。这也意味着,上市前的突击分红绝大多数都流进了实控人自己的腰包,其笑纳近5亿元的超级大红包。

据报道,如果翻阅阳光乳业的产销量数据,可以发现公司的产销量也同样处于下滑通道之中。2018-2020年,阳光乳业产能持续增长,由6.95万吨上升至7.41万吨的情况下,公司相关产品的产量却在持续下滑,2018年公司上述产品的产量为5.57万吨,2019年则降至5.46万吨,2020年更是下降至4.92万吨,2020年同比下降近10%。2018-2020年,公司上述相关产品的销量分别为5.55万吨、5.42万吨、4.90万吨。实际上,2018-2020年,阳光乳业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0.12%、77.10%、66.42%,产能利用率不仅没有出现过饱和,反而在持续下降。

据界面新闻报道,阳光乳业五大客户超半数为前员工。从客户名单来看,阳光乳业在各地布局的经销商均较为稳定。不过,这些稳定的客户多数还拥有着多重身份,包括公司及子公司前员工离职做公司经销商、前员工控制的公司成为公司经销商和公司间接股东为公司经销商。从数据来看,2018年-2020年,公司前员工贡献的营业收入占到公司总收入的15.69%、17.63%、18.91%,有逐年提升的趋势。

专注于乳制品及乳饮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IPO拟募资6.01亿元

阳光乳业主要从事液态乳、含乳饮料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产品包括低温乳制品系列、低温乳饮料系列、常温乳制品系列、常温乳饮料系列等100余个品种,有玻璃瓶装、盒装、杯装、袋装等多种包装形式。其中低温乳制品是公司核心产品。

阳光集团为阳光乳业控股股东,持有公司72.75%股份。阳光集团成立于1998年,注册资本5247.20万元,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阳光集团除控股阳光乳业外,目前主要从事实业投资等业务。

胡霄云为阳光乳业的实际控制人。胡霄云自公司设立以来一直担任董事长并从2018年11月起兼任总经理。截至目前,胡霄云未直接持有公司股份,间接持有公司35.45%股份,通过持有银港投资43.43%股权、持有南昌致合70.33%出资额并任执行事务合伙人,间接控制公司97%股份。

阳光乳业拟于深交所主板上市,计划公开发行新股不超过7070.00万股,占公司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阳光乳业本次发行的保荐机构为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张树敏、周滨。

公司拟募集资金6.01亿元,其中2.83亿元用于江西基地乳制品扩建及检测研发升级项目、1.43亿元用于安徽基地乳制品二期建设项目、1.75亿元用于营销渠道建设和品牌推广项目。

2020年营业收入下降 2019年净利润下降

根据公司目前的生产经营情况并假设疫情持续向好的前提下,阳光乳业预计2021年度的营业收入约5.75-6.01亿元,变动幅度10%-15%;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26-1.36亿元,变动幅度20%-3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约1.37-1.48亿元,变动幅度20%-30%。

2019年、2020年毛利率降 毛利率高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2018年至2021年1-6月,阳光乳业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43.19%、42.94%、37.04%和37.18%,公司毛利率主要受原材料价格影响而有所波动。

招股书称,2020年度,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有所下降,主要系2020年和2021年1-6月根据“新收入准则”的规定,公司将合同履约相关成本纳入“营业成本”核算所致。如剔除履约成本影响,2020年和2021年1-6月公司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1.39%和41.04%,毛利率水平基本保持稳定。

报告期内,可比公司毛利率均值分别为34.55%、34.56%、29.42%、30.47%,阳光乳业毛利率高于可比公司毛利率均值。

3年分红4.83亿元

2018至2021年1-6月,阳光乳业进行了六次现金分红,累计分红金额4.83亿元。

2018年6月22日,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17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议案》,分红5000.00万元,已实施完毕。

2018年11月23日,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公司进行利润分配的议案》,分红5140.00万元,已实施完毕。

2019年6月10日,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18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议案》,分红5140.00万元,已实施完毕。

2019年11月30日,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江西阳光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19年度现金股利分配方案》,分红1.00亿元,已实施完毕。

2020年6月21日,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19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议案》,分红8000.00万元,已实施完毕。

2021年4月18日,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议案》,分红1.50亿元,已实施完毕。

分红总额远超净利润 超4亿进了实控人腰包

据新闻报道,报告期内阳光乳业共有6次分红,上述分红均已实施完毕,三年合计分红4.83亿元,而公司报告期内净利润合计为3.82亿元,这意味着其分红已经超过了全部净利润。公司表示,分红主要是为了满足股东的资金需求及回报股东。

那么,高分红敢于超过全部净利润,这到底回报了什么人?查询股权结构发现,阳光乳业实际控制人胡霄云未直接持股,但通过控制银港投资、南昌致合,间接控制公司发行前高达97%的股份。这也意味着,上市前的突击分红绝大多数都流进了实控人自己的腰包,其笑纳近5亿元的超级大红包。

胡霄云,1949年2月出生,从事乳业工作几十年,曾荣获“振兴中国乳业领军人”称号。1995年他从江西省农业厅调到奶业公司任经理,当时奶业公司经营困难已经连续四年亏损,在胡宵云的带领下得以起死回生,并一步步发展壮大。

如今胡霄云带领阳光乳业准备IPO,上市募资为了企业发展,这本来无可非议。但上市前大手笔突击分红格外扎眼,说明公司本身并不缺钱,甚至被指先把钱揣进实控人腰包,再来市场“圈钱回血”。好在阳光乳业总算没把钱分光,截至2021年6月末,发行人母公司仍留有未分配利润1.99亿元。

上市前突击分红也让人质疑上市募资到底有无必要性?证监会也要求公司补充披露多次大额分红的原因与商业合理性,对发行人生产经营是否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相关风险披露是否充分,并结合分红情况说明本次募投项目的必要性。此外,还要求保荐机构、发行人律师就报告期内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取得分红款的用途进行核查,并说明是否存在流向发行人客户、供应商的情况。

产能利用持续下降

据大众证券报报道,如果翻阅阳光乳业的产销量数据,可以发现公司的产销量也同样处于下滑通道之中。

以阳光乳业最主要的产品液态奶及含乳饮料来看,2018-2020年,阳光乳业产能持续增长,由6.95万吨上升至7.41万吨的情况下,公司相关产品的产量却在持续下滑,2018年公司上述产品的产量为5.57万吨,2019年则降至5.46万吨,2020年更是下降至4.92万吨,2020年同比下降近10%。

产品产量下降的同时,阳光乳业液态奶及含乳饮料的销量也随之节节下降,2018-2020年,公司上述相关产品的销量分别为5.55万吨、5.42万吨、4.90万吨,如果说2020年销量的明显下降还可以用“疫情”因素来解释,那么2019年销量已经出现的小幅下滑,公司销量增长乏力的情况又该如何解释。

实际上,2018-2020年,阳光乳业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0.12%、77.10%、66.42%,产能利用率不仅没有出现过饱和,反而在持续下降。

从阳光乳业拟募集资金6.01亿元的投向来看,其中2.83亿元投向江西基地乳制品及检测研发升级项目,项目建设期拟定为36个月,项目建设达产后,年产乳制品7万吨;另有1.43亿元投入安徽基地乳制品二期建设项目(见图四),项目建设期拟定为36个月,项目建设达产后,年生产奶制品4万吨。从阳光乳业2020年液态奶及主要含奶饮料7.41万吨的产能来看,三年后公司的产能将提高至目前的2.5倍,将是目前公司主要产品销量的3.75倍。

对于江西基地扩建募投项目,阳光乳业认为:目前江西省仅阳光乳业一家大型乳制品企业,蒙牛、伊利等全国性品牌未在江西设厂,本土其他乳制品品牌加工规模较小,因此江西市场仍有发展空间,这也是其将部分募资用于江西基地扩建的一大原因。至于安徽基地二期项目,阳光乳业则表示:安徽是我国乳制品生产和消费大省,鲜奶市场潜力巨大。尽管当地已有伊利、新乳业及安徽益益乳业等乳企布局,但送奶到户细分领域尚无领导性品牌,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阳光乳业募资建设的安徽乳制品建设项目,公司2018-2020年在安徽地区的销售占比仅分别不足2.08%、1.50%、2.20%。虽然阳光乳业在2019年设立安徽华好阳光乳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阳光”),致力开拓安徽市场,然而经天职所审计的财务数据却显示:2020年安徽阳光的净利润为-608.46万元,该子公司仍处亏损状态。

阳光乳业在现有产能利用率连年下降、公司营收及净利润增长整体停滞的情况下,依旧拟大手笔募集资金拟投入用于公司乳制品基地的扩产,面对仍未出现“饱和”的产能,公司扩充的产能又将如何消化?显然,公司募资扩产的必要性必然会惹人质疑。

五大客户超半数为前员工,部分为IPO利益共同体

据界面新闻报道,从销售模式来看,阳光乳业产品销售主要以经销模式为主,直销模式为辅,均为买断式销售。报告期内,公司经销模式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9.68%、89.19%和89.26%,经销收入占比长期近90%。

公司经销商主要分为南昌市内(含周边邻近区域)个体经销商、南昌市以外地区经销商及酒店、商超等特定渠道经销商。

2020年前五大客户分别为吉安市经销商胡志、景德镇市经销商符立良、上饶市经销商徐刚、宜春市经销商梅叶敏、宜春市经销商高清得;2019年前五大客户分别为吉安市经销商胡志、景德镇市经销商符立良、上饶市经销商徐刚、宜春市经销商梅叶敏、宜春市经销商高清得;2018年前五大客户分别为吉安市经销商胡志、景德镇市经销商符立良、上饶市经销商徐刚、九江市经销商王征、宜春市经销商梅叶敏。

从上述的客户名单来看,阳光乳业在各地布局的经销商均较为稳定。不过,这些稳定的客户多数还拥有着多重身份,包括公司及子公司前员工离职做公司经销商、前员工控制的公司成为公司经销商和公司间接股东为公司经销商。

以公司间接股东为公司经销商的情况为例,郭智的配偶持有金港投资0.83%的股权,阳光乳业2019年、2020年面向其的销售收入为691.96万元、668.93万元;熊小泉分别持有持有金港投资2.08%的股权和南昌致合0.97%份额,阳光乳业2019年、2020年面向其的销售收入为640.37万元、670.44万元;杨克明持有金港投资0.63%的股权,阳光乳业2019年、2020年面向其的销售收入为395.03万元、422.48万元。金港投资及南昌致合均直接或间接持有阳光乳业的股权。

从数据来看,2018年-2020年,公司前员工贡献的营业收入占到公司总收入的15.69%、17.63%、18.91%,有逐年提升的趋势。除此之外,阳光乳业董事、副总经理高金文的弟弟高亦农及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梅英的外甥郭智为公司经销商,安徽阳光少数股东华好乳业为公司经销商。

这就带来一些疑问,既然客户也是公司股东、前员工,虽然从股权比例看可能算不上关联交易,但也是利益共同体,公司向这些群体销售价格是否公允?在IPO巨大利益的促使下,这部分利益共同体的销售数据自然值得严格核实。

乳业最新事件!君乐宝收购皇氏来思尔乳业股权案公示

02-27

杨国宗陈真永会见君乐宝乳业集团董事长魏立华一行

02-27

简爱酸奶关联方朴诚乳业孵化新品牌“OP3N”

02-27

以低碳开启2022,与伊利、澳优、飞鹤、君乐宝、蒙牛等共创乳业绿色未来

02-25

任发政:为中国乳业由大到强寻找科技支撑

02-25

标签:乳业 乳制品 乳企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