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厅推进这“四大专项行动” 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开学啦,各省市教育厅都开始积极开展实施双减。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江苏省教育厅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载体,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大力推进“四大专项行动”,以解难题办实事体现党史学习教育成效。

江苏省教育厅推进这“四大专项行动” 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推进学生减负行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有关决策部署,针对群众反映的“学生作业多、校外培训多”导致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等现象,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入学、公民同招政策,着力缓解“择校热”。研究制定《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意见》,逐步扩大课后服务范围,大力解决家长不能接送放学孩子的实际困难。全省93.3%的义务教育学校开展了课后延时服务,受益学生达775.8万人。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统筹社会资源,积极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目前苏州市、无锡市、扬州市、盐城市亭湖区等地正有序推进,全省2516所幼儿园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暑期托幼服务。采取切实举措,推动手机使用、作业布置、睡眠时间、增强体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政策落地见效,切实帮助解决家长在教育孩子成长上的“烦心事”。

推进教师减压行动。针对教师群体反映的“检查评比多、摊派转嫁多、工作负荷大”等现象,进一步规范督评考创,在省级机关单位梳理出涉及中小学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创建活动事项44项,明确“能取消的坚决取消、能合并的一律合并、能简化的尽量简化、能信息共享的不重复进行”,将44项精简至12项,减少了72%。推动各地制定教师减负措施清单,要求各设区市、县级部门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创建事项减少幅度不低于50%,凡与学校教育教学无关的事务一律不得进入校园,让教师全力聚焦育人主业。淮安已出台《关于做好减轻中小学教师不合理工作负担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镇江、苏州、泰州等地也即将出台地方性减负文件。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考核办法和高校教师职称评聘条件,以破“五唯”为导向,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教师,切实减轻教师负担。推动高校深化职称评价改革,建立和完善分类分层评价办法。南京邮电大学修订出台了横向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办法,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在教师系列职称岗位类型中增加了社会服务型或实践教学型,推进分类评价。

推进心理关爱行动。针对现阶段有的青少年存在极端情绪和行为的现象,成立联席会议,建立工作专班,印发《关于做好青少年生命健康关爱工作的意见》,明确10个方面具体措施54项工作任务,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理机制。在中小学和高校举办21场心理健康宣讲活动,所有宣讲课程均在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和大学生心理自助互助平台“苏心”APP播出,学生反响较好。筹建全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按标准配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开通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重点关注、监测和预警入学季、考试季、毕业季等特殊节点、特殊群体的心理状况,营造身心健康成长环境。

推进近视防控行动。针对目前中小学生近视率过高的现象,实施教室视觉环境达标工程,计划2021年全省完成800所义务教育学校教室照明改造任务。上半年全省各地已累计完成投资2695.4276万元,154所学校已竣工验收、586所学校处于前期工作准备阶段,11所学校已完成招投标,49所学校处于设备安装阶段。继续开展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为100余万名幼儿园儿童建立视力健康电子档案。举行江苏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健康父母行动之短视频大赛及优秀作品展播,组织开展2021年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百场讲座进校园公益行动,营造护眼社会氛围。督促各级各类学校开足开齐体育课,确保中小学生在校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力争2021年全省儿童青少年近视率控制在59.3%以内。

喜讯 | 同伴贝宝荣膺网易金翼“2020年度家长信赖儿童教育品牌”!

运动宝贝(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12-03

打造儿童教育全产业链新生态 CPE中国幼教展上海盛大开幕

10-21

CCEC儿童教育大会暨2020第6届广州国际儿童创新教育博览会

09-05

聚焦儿童教育领域 威创股份设立教育产业并购基金

07-28

亲宝文化全面打造儿童教育娱乐IP 构建儿童产业生态圈

07-13

标签:儿童教育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