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落地,会给玩具业带来机遇?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称“双减政策”)的发布,引发教育培训行业(下称“教培行业”)巨震。教培类股全线下跌,很多教培机构/企业停业、裁员、转型……原本被视为前途光明的赛道,一时间“凉凉”了。

教培行业很多时候会用到科教玩具,这波动荡对科教玩具企业势必也有影响。但业内人士认为,这影响并非是负面的,而是给行业更多的机会。

“双减政策”落地,会给玩具业带来机遇?

政策利好科学教育

“这几个月,我们经历了教培行业的几场‘大地震’。”新工厂创始人张建军介绍,首先是今年6月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下称“《纲要》”)的出台。《纲要》提出,到202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要超过15%;到203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要达到25%;提出在“十四五”时期实施5项提升行动,将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放在首位,并强调提升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水平。

到了7月下旬,“双减政策”发布,明确指出要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并明令禁止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对于学科类与非学科类的划分,教育部也给出了明确的分类:学科类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非学科类是指体育(或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学科,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一方面是对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视,一方面是对学科类培训的收紧。在张建军看来,这两个政策对科教行业而言是机遇。“《纲要》对做创客教育、机器人教育、少儿编程的培训机构是极大的利好。而学科类培训取消,家庭会减少这部分支出,或将这部分支出投向素质教育,其中正火的机器人、创客、编程等科学素质教育都有可能成为家长的新选择。对科学素质教育需求的上升,将带动科教产品采购订单的增加。”

机构转型素质教育

“我预计,未来将会有更多学科类培训机构转型进军创客、机器人等素质教育培训。学校也会拓展课后服务渠道,比如将课后服务跟素质教育培训机构对接。”张建军的猜测正在被证实。据公开资料显示,“双减政策”下,各教培机构都在紧急思考转型方向,其中素质教育是方向之一。众多的素质教育分类中,编程、机器人等与STEAM相关的项目更受关注。

K12教培龙头企业学大教育在2021年半年报中提到,接下来他们将完善“个性化产品矩阵”,产品范围包括少儿编程、记忆力训练、高考、自主招生、艺考、留学等多品类,覆盖人群从小学生至高中生。其实,学大教育早几年就在编程领域布局,如2019年投资在线少儿编程平台编程猫。因此,在“双减政策”正式发布的第二天,学大教育便宣布推出编程课,并表示编程课已于学大分布在全国三十余个省市的数百个校区全面展开。

在线教育品牌猿辅导在推出猿编程、斑马等线上教育平台后,还推出了科学教育品牌“南瓜科学”,并于7月底公开了该品牌的STEAM科学产品。据了解,作为猿辅导在素质教育领域发展更为快速的产品线,该产品可以让孩子们自行根据自身学习情况,以语音互动的形式来调整科学研究节奏,是猿辅导的首个深度应用AI智能语音功能的STEAM科学教育产品。

此外,网易有道8月5日召开了发布会,曝光了旗下多款素质教育产品,科目包括少儿编程、围棋、科学、美术、机器人等。豆神教育转向非学科类培训,将业务分为两大板块,其中,对B端业务包括智慧教育服务业务、优质课程内容进入课后延时服务业务、大屏端视频分发业务;对C端业务包括艺术类学习服务业务、线上软硬件结合的AI伴学产品。

“双减政策”落地,会给玩具业带来机遇?

教培机构转型素质教育,科教产品是方向之一

行业乐观觅得机遇

对上述两项政策,科教玩具相关企业态度都比较积极乐观,并且表示有一定的机遇。

广州科乐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下称“科乐多文化”)旗下有以科乐多品牌产品为器材的培训机构。公司市场部王经理告诉记者,他们属于素质教育类中以发展儿童科学兴趣,提高孩子动手做实验能力的教育机构,不属于国家“双减政策”的范畴。“相反因为‘双减政策’出台,更多的家长认识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发展孩子的兴趣是各有不同侧重点,需要有机结合,所以对我们的关注度反而提高了,来我们实体店深入了解的家长也多了。”

教培机构转型很重要的一点是课程,而开发新的课程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急于转型维持生计的教培机构根本等不了。还有一些中小型教培机构可能没有自主研发非学科类课程的实力。因此,选择与有完善课程、产品供应的企业合作会是一条捷径。

“孩教圈是自己研发课程,然后根据课程去采购或定制产品。我们也有提供课程、产品的培训服务给各教育渠道的老师。‘双减政策’实施,对我们更多的是利好消息。”广州孩教圈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生透露说,今年以来,孩教圈的营收同比大涨。

无论是学校发展科学素质教育,还是教培机构转型素质教育,课程与产品都是必须的,这对科教玩具企业便是机会。但这机会要如何把握,还得看企业的规划。奥光动漫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罐头事业部负责人葛园园认为,未来科教玩具的销售渠道会更多元化,产品会更加体系化和有内涵,着重于提供用户综合性解决方案,让科学更有趣、更接地气。

问题痛点仍须关注

政策带来了利好,但同时也有些问题需要思考和关注。张建军表示,很多教培机构还存在着不少担忧,比如国家今后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审核将更加严格,这是否意味着培训机构获得资质将变得更加艰难?再比如学生在校时间延长,导致校外时间被压缩,这是否会影响到教培机构的排课和营收?这些政策可能带给教培机构的影响,又是否会影响科教产品的市场?这些问题都需要考虑。

另一要关注的是科教产品市场还存在痛点。“以机器人为例,需要关注的7个方向是外观、听觉能力、视觉能力、认人能力、口说能力、同理心与情绪以及长期互动。其中,外观是机器人设计的重要问题,需要很强的软硬件结合能力和工业设计能力。对孩子而言,外观会影响孩子对机器人好恶的评判,不良的外观甚至会让孩子产生恐惧感与梦魇,从而直接反映在教学效果上。”张建军提到,听觉、视觉、认人、口说等能力方面的研究得益于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在近几年已有所突破,但是同理心与情绪以及长期互动的研究还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是未来技术需要突破的重点。

“目前的一个现象是玩具越来越智能化,科技比赛使用的器材越来越玩具化。”张建军说,比赛器材玩具化意味着产量提升、价格降低,受益者会更多。未来能够融合智能化、玩具化特点的产品应该会更有市场。“由新工厂主办的‘GET MAKER’致力于打造玩具领域的‘苹果体验店’,让更多消费者能够体验到高端智能化的玩具。”

北京爱其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设计官张虎表示,目前响应国家号召的众多科教产品都在蓄势待发。他们呼吁各个机构都能遵循自身优势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产品路线。爱其科技相信,只要做良心设计的好产品就会得到市场的认可。

2021国际玩具市场分析|欧美玩具市场中的这类玩具今年可能大爆发

06-18

商情热点 | 2020全球玩具市场规模947亿美元,玩具反斗城3年将新增150家门店

06-18

2020日本玩具市场报告:拼图同比增长58.7%,最受欢迎的IP是……

06-16

6.1玩具市场|兰江市场监管所对辖区内的玩具市场进行专项检查

05-26

满满干货:走访母婴玩具市场,探讨线下差异化经营

05-20

标签:玩具市场 玩具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