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方乳企到年入近90亿,新乳业如何实现五年翻倍的增长?

2022年5月9日,新乳业召开业绩说明会,2021年年度新乳业实现营收89.67亿元,同比增长32.87%,归母净利润3.12亿元,同比增长15.23%。以产品来说,液体乳构成了营收的92.58%。按地区分类,西南、华东、西北地区的收入分别占比40.30%、24.43%、15.96%,从2019年到2021年,西南地区占比大体呈下降趋势,但仍是营收增长的主力军。

新乳业通过内生增长和外延发展构筑版图,其中外延发展,即并购整合,被视为新乳业壮大的独特路径。自2001年至今日,其背后的企业新希望就已在乳品领域开始了一系列的并购布局,2006年新希望乳业控股有限公司成立,2015年实现扭亏为盈的新乳业开始了第二轮并购。2019年新乳业上市,随之展开第三次并购。

以并购结果来看,新乳业整体营收持续提升,2016年收入为40.53亿元,2021年收入达到89.67亿元,5年时间,实现了销售收入的翻倍增长。

从地方乳企到年入近90亿,新乳业如何实现五年翻倍的增长?

表1:新乳业近年营收和净利润图

数据来源:choice,35斗整理

根据麦肯锡对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全世界大型并购项目的调查,并购的成功率通常只在三成。新乳业在其并购过程中也经历了全面亏损,我们将逐次分析三轮并购,解析其并购动因和并购行为,为有志于将并购作为增长路径的企业提供一些思路。

一、起步西南,寻找利润增长点

从地方乳企到年入近90亿,新乳业如何实现五年翻倍的增长?

表2:第一轮并购企业(2001-2003)

数据来源:浙商证券、公司公告,35斗整理

时间倒回到2001年,当新希望决定开启乳业版图时,行业已呈现伊利、蒙牛的双寡头竞争。10月,新希望集团以60%的持股比例收购了四川新阳平乳业,自此正式进军乳业。凭借其强大的资本实力,仅在2002年,新希望就收购了10家企业,企业集中在西南片区,四川是其重点布局地。

然而,由于缺乏并购后的管理经验,收购后的成效并未实现“1+1>2”。资料显示,杭州双峰、安徽白帝等公司在收购后一度出现负利润,到了2010年,几乎所有公司都出现了亏损。新乳业自2006年成立后,到201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25万元、-2827万元、-1961万元、427万元、-2707万元。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消费者对于国内的乳制品信心跌至谷底,质检机构检测新希望乳业的多个品牌都未检测出三聚氰胺,当时刚到云南任职片区经理的席刚由此发起“透明工厂计划”,3个月后,云南片区销量成功上升,成为一片亏损中的盈利黑马。

2010年,席刚担任新乳业总裁,思索让整个新乳业扭亏为盈,以及在巨大体量的伊利、蒙牛夹击下生存的方法。2011年,“24小时”巴氏鲜牛乳横空出世,“只卖当天”、“从生产到下架24小时”的打法获得了成功,这也是乳企第一次从时间的“新鲜”切入市场。自此,“鲜”战略确立,成为此后10年新乳业的指导方针。

二、扭亏为盈,低温奶走向全国

从地方乳企到年入近90亿,新乳业如何实现五年翻倍的增长?

表3:第二轮并购企业(2015-2016)

数据来源:浙商证券、公司公告,35斗整理

2010至2014年,新乳业以内生增长为主,围绕“24小时”系列产品进行研发和创新。2013年,新乳业旗下公司实现全面扭亏,2014年新乳业归母净利润实现5911万,2015年则是破天荒地达到了3.024亿元。

这段时期,公司财务情况较好,由此开始了新一轮的并购。新乳业于2015年并购了4家企业,2016年并购了2家企业。此次收购最直观的布局是覆盖此前的空白地区,如山东朝日绿源所在的华东地区。业内人士认为,此轮收购标志着新乳业从西南区域性乳业迈步至全国性乳企的雄心。

第二轮并购时,新乳业已具有了较好的投后管理能力。以湖南南山为例,由于经营管理能力不足、食品安全事件爆出,在收购时公司财务亏损严重。新乳业收购后,对其人事、产品等方面进行了大力整改,例如引入24小时系列产品、建立完善的员工奖励机制。2017年该公司扭亏为盈,并于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3.35亿元,净利润470万元。

在第三轮并购前,公司整体业绩情况较好。2017年、2018年公司盈收情况稳定,营业收入分别为44.22亿元和49.7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22亿元、2.427亿元。2019年1月25日,新乳业在深交所上市,开始了第三轮并购。

三、加快奶源布局,跨界现制茶饮

从地方乳企到年入近90亿,新乳业如何实现五年翻倍的增长?

表4:第三轮并购企业(2019-2021)

数据来源:浙商证券、公司公告,35斗整理

2019至2021年,新乳业收购频率明显放缓,2019年7月,新乳业宣布以7亿入股现代牧业,成为其第二大股东,现代牧业2021年实现收入增长18%,净利润增长32%;8月,新乳业宣布收购福州澳牛55%的股权,自此踏进华南市场;2020年5月,公司宣布以17.11亿元将夏进乳业纳入麾下,夏进乳业也成为公司投后整合管理的标杆企业,在进入新乳业后的第一年,即2021年,实现营收增长18%,净利润增长超20%;2021年3月,新乳业投资“一只酸奶牛”,跨界现制茶饮;年底,收购澳亚5%股份,布局奶源。

在项目中,以2.31亿并购的“一只酸奶牛”成为新乳业并购史上亮眼的一笔。一只酸奶牛饮品店成立于2015年,以酸奶为基底制作各类饮品,其门店数量已超千家,集中在成都、重庆等地,主要客群为年轻女性。

针对此次收购,新乳业发布公告表示,其1000多家门店和大量用户将推动新乳业构建全域营销模式,为新乳业产品研发提供一手数据,从而实现用户的精准运营。除了能够为新乳业提供直接的消费者数据,布局线下奶茶店也有利于新产品的试运营,新品的测试将拥有线下的载体,消费者反馈也能及时传递至研发部门。

重庆瀚虹为“一只酸奶牛”品牌项下运营公司,根据新乳业年报,其2021年3月-12月营业收入为1.82亿元,净利润为868.11万元,下半年营收不佳主要受疫情反复的影响。新乳业正在稳步拓展“一只酸奶牛”市场,从成都、重庆,到深圳、海南、陕西河南、贵州、云南等地,实现其“精耕西南、拓展全国”的战略。

四、并购策略与现存挑战

通过三轮并购,我们可以总结出如下并购策略:

1.从西南向华东、华北、西北等地扩展,提高市占率。

从营收来看,西南片区收入构成了营收的主力军,其他地区营收占比逐渐上升。自2001年到2021年,新乳业以西南地区为根基,逐渐布局至华北、华南、西北等地区,接连收购福州澳牛、寰美乳业,填补全国市场空白。在2022年5月的业绩说明会上,总裁朱川介绍,根据尼尔森调研数据,新乳业在四川、云南等核心城市的低温产品市占率拥有绝对领先优势;在宁夏,以常温液体乳为主的夏进拥有超过50%的市场份额;华东、华北区域市占率不断提升。

2.“鲜”战略引导下,低温奶形成差异化打法。

在常温奶占据市场大片江山、低温奶还属于小众产品时,席刚于2011年便确立“鲜战略”,新乳业开始以“24小时”系列产品错位切入乳业市场。相常温奶,低温奶通过巴氏灭菌工艺杀灭生鲜乳中的有害微生物,其保留更多营养成分、口感更加,同时保质期短,需要全程冷链。背靠新希望的冷链技术和资本能力,新乳业得以较早地研发和推广24小时产品,此产品一出,深受消费者喜爱,同行竞争对手相继推出低温产品。

3.加快奶源布局,加快线上、线下全方位布局。

通过并购整合,新乳业加快自有奶源布局,最近的一次是2021年底针对澳亚集团的并购。公司奶源主要来自自有牧场、第三方大型牧场和专业合作社,截至2018年6月,三者占比分别为29.07%、30.59%和40.34%,到了2020年末,自供奶源占比已达到50%。

2019年,新乳业成立新零售创新部,重点发展电商平台,与盒马、饿了么、淘鲜达、拼多多等开展合作,2021年全域电商收入同比增长超80%。通过收购一只酸奶牛,新乳业得以接触海量线下消费者数据,实现线上线下资源整合。

4.母品牌与子品牌协同发展,“1+N”模式进军全国市场。

对于如何管理并购公司,席刚曾表示并购中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转变老员工的观念,在多次出手收购后,他了解到尊重并购企业的既往历史、文化和原有团队的重要性。

新乳业并购的地方乳业成立时间较早,在当地拥有相当知名度。在并购后,新乳业保留原有品牌,利用原有品牌影响力在当地进行推广,同时利用自身技术、宣传、管理优势赋能原有品牌。这种模式也被称为“1+N”,即1家母公司、1套运营体系、为N个区域品牌赋能。

并购之路还将延续,需注意扩张和偿债能力的平衡。

与持续、高额的并购行为共存的是新乳业持高不下的负债率,频繁的并购需要花费大量资金。以半年衡量,新乳业自2020上半年到2021全年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6.53、66.65、67.71、69.81,同期蒙牛资产负债率为60.29、53.53、54.16和57.19,伊利则为62.38、57.09、62.76和52.15。

另一个是短期偿债能力,用流动比率判断,新乳业流动比率近年来中位数为48.4%,2021年为48.3%,伊利近年来中位数为111.3%,2021年为115.8%,蒙牛近年来为118.4%,2021年为106.7%。乳品行业中位数为103.4%,新乳业远低于平均值和行业龙头,短期偿债能力弱。

针对此问题,席刚在每日财经的采访中表示,负债分两种,一是为了加速公司发展,二是经营不善,而新乳业属于前一种。席刚提到,目前负债水平整体可控,勿需担忧。

目前,新乳业仍在与并购企业做进一步的磨合,包括资产、人员、运营事项的交接,从品牌管理、产品研发、食安管理搭建全新团队等等。在2022年5月的投资者活动调查中,新乳业提到从2021年全年来看,规模增长中内生增长和外延贡献各占50%左右,并购整合是公司独特的发展路径,未来仍将坚持并购整合,通过内生和外延促进企业成长。第三轮并购还在进行之中,并购整合成效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婴幼儿食品行业快讯:伊利股权激励方案获股东大会通过........

09-30

加粉率提升至30%,复购涨4倍——母婴类私域高质增长实战案例深度分析

行业快讯 05-24

雅培CEO道歉,同时宣布奶粉重大投资

行业快讯 05-24

经销商未来的发展趋势

经销商,行业观点,行业分析 05-23

0糖0添加能不能成为评价乳制品的标准 0添加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国家标准

行业快讯,乳制品 05-23

标签:行业快讯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