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新政已满月 是否会出现再次调整

跨境电商新税制昨日正式“满月”。新政的冲击“来势汹汹“,包括消费者、代购、跨境电商平台及政府相关部门等或多或少都出现了疲于应对的局面。有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表示,此前受部分政策细则出台仓促或不适应当前市场环境等原因影响,行业出现了短暂“震荡”现象,而未来新税改“满月”后能否再调引发各界关注。

商品价格微调 消费者囤货盲目

价格大涨曾是新政出台前舆论热潮的对象,但记者调查发现,各大平台商品价格只是出现微调,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形并未出现,这也让此前急于囤货的消费者白忙了一场。经常通过跨境电商购物的赵女士表示,之前听说纸尿裤和奶粉价格要上涨特意囤了些货,但现在来看,没有什么必要。4月8日跨境电商新政实施后,很多跨境电商平台推出“包邮”、“包税”活动,以此抵消税率变动对消费者造成的波动。时值“满月”后,如蜜芽、网易考拉海购、波罗蜜等跨境电商平台都不再主打“包税”口号,但商品价格同样没有出现大幅上涨。

记者调查发现,以网易考拉海购销售的4包装Merries花王妙而舒S82片/包纸尿裤为例,4月8日税改前的价格为356元;进行“包税”销售时,价格维持不变;当前价格为364元。尽管整体价格略微上涨,但从产品单价来看,约合每包纸尿裤价格仅上调2元。此外,蜜芽销售的“德国原装 Aptamil 婴儿配方奶粉1段0-6M 800g×2罐”,税改前价格为278元,当前价格为258元,尽管没有“包税”,但价格反而有所下调。

海外代购提心吊胆 借机抬价

新政让不少海外代购的风光日子不再,资深代购李女士表示,新政落地便有消息称,各地海关对入境者开箱抽检的比例大大提高,一旦被查不仅商品“被税”,还会进行额外处罚,为此代购们提心吊胆。“一些相识的朋友已经不干了,自己代购的商品也提了点价格”,另一位代购魏先生坦言,很多时候他甚至会选择从二线城市的机场回国,因为有消息说那里监管会比较宽松。“因为考虑‘被税’的几率增大,代购的商品价格也提升了5%-10%。”

据悉,新政落地当天朋友圈便传出“代购商品扔满机场”等消息,尽管信息后被辟谣为假消息,但也让相关从业者内心焦灼。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知名IT律师赵占领表示,随着法制逐渐完善,个人代购风险加大,发展空间会更小;专业代购则会因税负增加,从价格层面影响消费者决策,促使消费者转向其他渠道。记者了解到,国务院办公厅此前发布关于《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6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显示,加强对跨境网络交易中邮递、快件渠道的监管,严厉打击利用电商平台以及跨境电商中邮递、快递渠道实施的走私违法活动和通过“蚂蚁搬家”等方式进出口侵权假冒商品的违法行为。

平台遇“断货危机” 调整模式缓解新政冲击

新政触发最大的影响来自跨境电商企业。一位不愿具名的跨境电商企业负责人表示,新政落地至今,行业先是仓促应对新政,保税仓无法正常出货,随后又因为两次《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规定,跨境电商进口化妆品、保健品、食品等品类需要出具与一般贸易相同的单据证明而导致大量商品无法进入保税区,不少平台面临“断货危机”。

郑州进口综合物流中心总经理徐平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在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园区内,每日出货单量已经由此前的23万单减少至新政实施后的8万单左右,“新政实施后园区内还未有一家跨境电商企业发生过一单进口,早前下单的部分货物则因无法入区而大量滞留在港口、机场。园区内企业也从此前的100多家减少到只剩5家正常运转”。

除观望外,也有企业选择拓展新市场和新领域。不少受新政影响较大、主营保税进口模式的企业,已经着手转战一般贸易进口模式,也有部分企业开始加码海外仓,希望通过海外直邮的方式缓解新政冲击。波罗蜜全球购联合创始人许胜认为,虽然新政还有改变可能,但寄希新政改变的同时,企业也要尝试改变自己。洋码头创始人兼CEO曾碧波则认为,新政的大浪淘沙对于行业发展是利好,各种模式的跨境电商企业能够在此时更清醒地认识到哪类模式更适合自身发展。“深耕海外直邮业务的洋码头未来将继续在买手、物流系统等方面进行升级。”

政策探路压力大 业内呼吁政府调整新政

作为新政的制定方,政府相关部门或许是过去一个月中承受最大压力的一方。据悉,有不少企业创始人通过自媒体刊文呼吁新政做出适当改变,甚至有业内人士要求暂停实施新政,给跨境电商企业适当留出过渡期。“新政出台前,相关部门仅对进口税率进行过调研。但对关系行业生死的按一般贸易监管、化妆品注册备案等规定,相关部门调研并不充分,建议暂停新政实施,对新政的措施进行全面评估。”

5月5日、6日两天,包括国务院办公厅、商务部在内的多个部门对跨境电商新政的效果及影响进行了新一轮调研。相关报告本周将提交国务院,“目前政策是否会调整,以及怎么调整的建议,还要看这份报告怎么写。”

如果最终政策再度调整,这将是跨境电商进口新政4月8日启动实施后,迎来的第三波调整。在前两波调整中,监管部门对首次进口商品的政策进行了微调,同时扩大了正面清单的覆盖面。

据消息人士介绍,5月5日下午,国务院办公厅相关负责人召开跨境电商企业座谈会,一同出席的,还有包括财政部、商务部、质检总局和食药监在内的多个部委的相关负责人。在座谈会上,多数部委对跨境电商进口的表态仍然积极,“也有个别部委相关负责人还是坚持老观点,要求向一般贸易看齐,无论是税率还是监管。”

跨境电商或迎来短暂缓冲期

这名消息人士说,对跨境电商企业来说,比之前稍微振奋些,至少明白国务院是支持跨境电商的,“座谈会上说了,虽然国务院出台文件鼓励B2B(商家到商家),但并不意味着要限制或者不允许发展B2C(商家到顾客),也说了,要考虑目前的企业困难,要有相应的缓冲期,避免对行业造成太大冲击。”

所谓缓冲期,可能指的是,在一段时间内,仍然执行新的税收政策,但让诸多中小商家难以接受的通关单新政,以及针对部分首次进口商品的许可制度,可能会暂停实施。

商务部相关部门近日的调研会上,同样传出了类似声音。

据知情人士介绍,5月6日,商务部外贸司会同多个部委在郑州召开的跨境电商专题座谈会,出席的不仅有河南当地企业和监管部门,还有浙江和广东的多家跨境电商企业。

一名消息人士告诉记者,座谈会上传达出了三点:首先是政府对于跨境电商新政的态度有所转变,强调不是为了限制跨境电商,也不应该出现目前的局面,但也表态跨境电商迟早要适应监管形式的发展;其次,可能会有一些过渡措施,但长远来看,要向B2B转型;第三,在监管上,对于通关单以及食药监的备案等,这是对质量安全的要求,暂时尚无松口迹象。

不过,部分跨境电商业内人士则认为,跨境电商的B2C模式才是未来,而且也不应该总是把进口看成是损害实体经济的行为。目前的试点城市中,跨境电商的操作全程都在监管之下,“如果彻底把保税备货模式管死,那以后就全是直邮和代购。”

目前,多名受访跨境电商从业者对于新政会在多大程度上松绑,仍不敢太过乐观。

4月8日启动实施的跨境电商进口新政,在取消了跨境电商保税进口“免税优惠”的同时,还对跨境电商进口商品的范围,以正面清单的方式作出限制。同时,针对保税进口的监管,也恢复到接近一般贸易的水平。不少保税进口中小商家也表示,如此一来,跨境电商保税进口已经没有优势可言,观望成为商家的普遍选择。

2019玩具电商市场报告:中国原创IP仍待培育,玩具租赁成新风口

05-23

贝因美线上线下相结合 猛攻电商市场涅槃重生

杭州贝因美科工贸股份有限公司 12-21

8090母婴电商市场成消费主力

10-21

二胎开放 母婴电商市场“蛋糕”7670亿 80后90后成消费主力

06-28

母婴产品成跨境电商市场最为热销品类之一 PatPat荣获C轮过亿融资

04-20

标签:电商市场 母婴电商 跨境母婴电商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