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母婴专题>怀孕注意事项

怀孕注意事项

1、感冒不要乱服药

消炎痛是孕妇禁忌退热药,阿斯匹林孕32周后也不宜使用。抗菌素,孕妇感冒如没明确的细菌感染证据,如扁桃体炎、血压高、咳黄痰、流浓涕等,可不用抗菌素。祛痰、止咳药,一般比较安全,但含碘制剂的止咳药,孕妇不宜使用。

2、孕妇拉肚子怎么办

孕妇拉肚子有可能导致流产或早产。首先暂时不要吃东西,进行适当补液,补足因拉肚子而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尤其是钾离子,还要补充失去的热量。可以给孕妇准备一些流体易消化的稀饭,倘若不是很严重,空空肚子就好了。在补液的同时,要密切观察胎儿的情况是否良好,有无流产或早产的征兆。 如果胎儿的情况异常,应马上到医院就诊,不得大意。

3、妊娠期正确睡姿

妊娠早期(1~3个月),孕妇的睡眠姿势可随意,主要是采取舒适的体位,如仰卧位、侧卧位均可。 如趴着睡觉,或搂着东西睡觉等不良睡姿则应该改掉。

妊娠中期(4~7个月),此期应注意保护腹部,避免外力的直接作用。如果孕妇羊水过多或双胎妊娠,就要采取侧卧位睡姿,这可以让孕妇舒服些。如果孕妇感觉下肢沉重,可采取仰卧位,用松软的枕头稍抬高下肢。

妊娠晚期(8~10个月),此期宜采取左侧卧位,此种卧位可纠正增大子宫的右旋,能减轻子宫对腹主动脉和髂动脉的压迫,增加对胎儿的供血量,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

4、洗澡要注意

妇女怀孕以后,汗腺和皮脂腺会分泌旺盛,表现为容易出汗,因此孕妇应经常洗澡,勤换衣服,减少皮肤疾病。但洗澡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洗澡时间不宜过长: 洗澡时,浴室内由于通风不良,空气混浊,湿度大,就会降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再加上热水的刺激,会使人体内的血管扩张,会造成洗澡时昏倒情况。如果孕妇洗澡时间过长,除发生以上情况外,还会造成胎儿缺氧。因此,一般孕妇一次洗澡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或以孕妇本身不出现头昏、胸闷为度。孕妇洗澡忌坐浴 :妇女洗澡坐浴是不利的,坐浴浴后的脏水有可能进入阴道,而阴道的防病力减弱,就容易引起宫颈炎、附件炎,甚至发生宫内或外阴感染而引起早产。更不要到公共浴池去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据有关专家研究,孕妇洗澡水温过高会影响胎儿大脑发育。当然热水使孕妇体温较正常体温升高1.5度时,胎儿脑细胞发育就有可能停滞,当升至3度时,胎儿脑细胞就有被杀伤的危险。因此,孕妇洗澡水温不宜过高。

5、孕妇看电视的注意事项

忌近距离看电视:孕妈咪距离电视机的距离应在2米以上。

忌连续长时间看电视:一般孕妈咪一次看电视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避免过度使用眼睛,尤其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孕妈咪更应注意。

忌看恐怖、紧张、悲剧性节目,这些节目会使孕妈咪情绪紧张,血液中出现一种特殊物质,通过胎盘带给胎儿,使胎儿不安。

6、孕期近百种食物不能吃

从准备怀孕起,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对女性就非常重要。一旦怀孕,孕妇就必须摄入她自己和胎儿所需的全部营养。怀孕妇女在妊娠期间,一般情况下忌吃肥肉、猪油、鸡油等动物性高脂肪食品;忌吃辣椒、丁香、茴香、洋葱、生姜、芥末、烟酒等性属大热,味属辛辣刺激性的食品;忌吃柿子、柿饼、田螺、螺蛳、蟹、蚌、蚬以及各种冰镇冷饮等大凉性寒之物;忌吃咸鱼、腌菜、酱菜、咸肉等过咸高盐食品;忌吃槟榔、金橘饼、生萝卜、落葵、浓茶、可可、海龙、海马等耗气动血的食物;还应忌吃糖果、酒酿、蜜饯、饴糖、白糖、冰糖、蜂蜜、甜点等甘味之物;忌吃糯米饭、糍粑、龙眼肉、荔枝、大枣等黏糯滋腻食品;忌吃田螺、螺蛳、蚌肉等难以消化的食物。

7、孕妇性生活注意事项:

禁止性生活期,从妊娠开始到妊娠3个月末,胎盘正处在发育阶段,特别是胎盘和母体宫壁的连接还不紧密,性生活可使子宫受到震动,很容易造成流产。因此3个月内应尽可能禁止性生活。

减少性生活期,妊娠4-9个月孕妇比较安定,可每周性交一次,但要注意每次性交时间不宜过长,并注意不用直接强烈刺激女性的性器官,动作要轻柔一些。

绝对禁止性生活,妊娠晚期特别是临产的一个月,即妊娠9个月后,胎儿开始向产道方向下降,孕妇子宫颈逐渐松软,倘若这个时期性交,胎膜早破,宫内感染的可能性大,可能发生羊水外溢(即破水)。同时,孕妇晚期由于子宫比较敏感,受到外界直接刺激,有医突发子宫收缩而诱发早产的可能,所以,在孕妇晚期必须绝对禁止性生活。

免责声明:文中内容图片引用至 网络,如有版权方请联系删除!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